梁萬年:「動態清零」關鍵是快速處置

2022 年 02 月 07 日   閱讀量:13.81萬+

當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仍在全球快速蔓延,已成為全球優勢流行株,這也給中國的疫情防控帶來更大壓力。中國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近期在接受本台專訪時指出,目前,奧密克戎的致病力和傳播力仍然沒有完全明確,現階段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控政策。梁萬年並對香港防疫工作提出建議,認為當務之急是擴大核酸檢測,更早更快找到傳染源。

“動態清零”非“零感染” 關鍵是快速處置

鳳凰記者:感謝梁院長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首先想請教您的是中國的防疫政策。我們知道現在中國堅持的是“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首先能否請您先介紹一下,“動態清零”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同追求零感染有什么區別?

梁萬年:動態清零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是總方針,動態清零不等于“零感染”。因為我們對這個病毒的認識逐漸在加深,雖然存在著很多的空白和不了解的地方,但是通過他的病原學,他的流行病學、臨床學的了解,我們對它的加深以后感受到,現在人類還無法防止它真正的不被感染。可能我們現在還不具備這個能力。那么就是要退一步,就是要實行,一旦被感染,我能夠快速(地)發現,快速(地)處置,精準(地)管控和有效(地)救治,所以這16個字是我們的一些基本原則。那么“動態清零”我剛才說了不等于“零感染”,“動態清零”也不等于零容忍。所以可能有很多人理解成,你清零就不容許它被感染,其實是一種誤解。我們零容忍的是什么呢?就是說你一旦發現有病例,你的作為慢,動作不夠快,措施不落實,那個是不容許的。

鳳凰記者:但我們也看到,過去一兩年,陸陸續續還是有疫情發生,特別是在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很多城市疫情出現了多點散發的情況,所以總體上來說您怎么評價動態清零的政策效果?

梁萬年: 這又回到“動態清零”的概念了,什么是“動態清零”?“動態清零”就是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狀態下,我們能夠快速地識別感染的發生,然后快速地進行處置,有效地管控和救治,來切斷它的傳播鏈。在這個概念下,你剛才說的內地也好,包括我們香港也好,那么它都會有一些病例的出現,包括散發的病例,甚至局部的聚集性疫情,就是我剛才說的它是一種常態化的表現,因為出現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狀態,但關鍵我要發現它。那么這種發現,那也就是我們從2020年的4月份開始到今天,中國的內地經過了幾十起的這些疫情,也都是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指導下,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的就能在一個最長潛伏期左右,就能把疫情有效的遏制住,使它不出現連續性的傳播,它就起到作用了。

“動態清零”不是永久不變 將視情調整

鳳凰記者:但是我們現在也面臨一種新的情況,主要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因為它和過去的德爾塔毒株不一樣,它的傳播能力是大大增強的,但也有事實顯示,它的致死率和致病率確實是在下降的。所以在這種傳播力很強的情況下,也有觀點認為,如果我們繼續去追求“動態清零”的話,可能是不可持續的,反而應該去考慮與病毒共存,您怎么看待這樣的觀點?

梁萬年:對這一點我想有幾個情況要說明一下,第一點,奧密克戎它的變異,和德爾塔相比,和它的原始株相比傳播力快,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還有部分的突破性感染。那么第二點,從它的侵入來看,它很少能引起肺炎,但是并不表示它不引起肺炎,它主要在上呼吸道這一塊引起感染,病程從現有的資料來看相對是比較輕,而且重癥的少,病死率比較低,這個是事實,有很多的研究來證明。但是如果說和流感比,和一般的呼吸道疾病比,它就可能不是這種情況。我們現在看它的重癥率,它的病死率,所謂的病死率有多少得病,有多少人死,它還是比一般的流感是要高的。所以說所謂的輕是和德爾塔相比的,但是這個疾病必須認識到它的傳播速度,他的受感染人群多,那么它就很容易造成絕對數的重癥乃至死亡的增加。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這兩年來我們實施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可以來說,我們能夠在很快的時間內把一個的傳播鏈條把它切斷。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它是有效的,而且是符合中國實際的,這也是中國這兩年多抗疫經驗的一個選擇,我個人認為它是一個最佳的一種方針和策略的選擇。

鳳凰記者:所以總體上說您認為動態清零它是一個階段性的政策,還是說會成為一個長期的政策?

梁萬年:動態清零肯定它是一個總的方針,但這種方針還是階段性的,它不可能是一個永久不變的東西,因為它一定是要根據疫情的情況,根據我們對病毒對疾病的了解,以及我們社會人群,包括衛生健康系統,他的承受能力,他的抵抗力等等這些綜合的要素來確定的。

“動態清零”適用香港 關鍵在精準防控

鳳凰記者:接下來還想跟您聊聊香港的防疫情況,因為我們知道香港它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它發生社區傳播的可能性也很高,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對外開放的程度也高,也意味著外防輸入的壓力比較大,所以您認為像香港這樣一個城市,它是否具備和內地一樣的條件,去追求動態清零呢?或者反過來說,如果香港不去追求動態清零,選擇與病毒共存,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梁萬年:對香港來說,剛才你說的,它確實面臨著很大挑戰,人口密度大,國際交往頻繁,而且各種的受感染,甚至輸入的風險,包括在香港,它本身擴散的風險都是比一般的城市是要高的。這一點,但是我以為對于香港來說,我所了解的資料,我一看香港它本土的病例發生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的病例是和境外輸入是有關聯的。那么在這一點上,我以為動態清零對香港仍然是適用的,但是對香港的城市來說,如何來使“動態清零”能很好的平衡社會經濟發展,生產生活和疫情防控的關係,這是一個科學的命題,也是一個民生的命題。那么做到這一點,我以為有幾個精準可能是特別需要要考慮的。

第一個,怎么精準的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也就是你發現了這個病例以后,你怎么把這個病人的來龍去脈,這個病毒是可能的感染在哪?它的來源是從哪?他的傳播的路徑是什么?他到過哪些區域,接觸了哪些人?我想精準的流行病學調查,香港應該有能力,你們的信息化水平,你們的城市管理水平應該有這個能力。那么在這個基礎上,第二個就是要精準的來劃定我們的密切接觸者。香港的信息化水平也好,可以通過大數據信息化的手段來找出他的密切接觸者,然后對這些密切接觸者進行精準的精準的管控,讓他不傳播,或者就是說讓它不造成連續性的傳播。如果今后我們有更特異性的更有效的這種藥物的出現,那么我們就戰勝了這種病毒,它出現以后,對我們人類的危害小,我們就可以和它共存。但是現在你要說躺平,不管他,我以為為時過早。現在這個判斷從科學上還不能給出結論。

香港當務之急是擴大核酸檢測范圍

鳳凰記者:但是我們也知道香港最近第五波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包括最近已經連續幾天單日新增病例都破百,而且還有很多感染源頭不明的這種案例,所以在當前情況下您認為什么是最迫切的,去遏制住當前疫情蔓延的勢頭?

梁萬年:可能有幾個技術手段,一個技術手段就是擴大核酸檢測,來盡早的更快更全面的把可能的傳染源把它找到。第二點就是說還是得密切接觸者進行有效的追蹤。第三點,我感覺就是我剛才說了社區層面的防控是最重要的,社區層面其實真正把責任能夠落實到每一個居委會,每一個街道,甚至每一個門樓的時候,這一塊的責任感是非常的重要。

疫情出現兩年多以來,我們和香港的一些科學家,香港的一些醫務人員也有很多的交流,來互相的溝通。因為心連著心,我們本身就是一家人,香港發生的事,我們都會全力以赴去支持的去幫助的。我也深信我們的香港同胞我們香港人民,在香港特區政府的領導下,一定能夠有效的很快的來戰勝第五波的疫情。我想內地的老百姓也是很期盼我們能夠早日的和香港能夠來恢復正常的人員和一些交通的往來。我相信離我們不是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