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紀宏:若感染者超過百萬,港府如何應對?

2022 年 02 月 09 日   閱讀量:13.71萬+

文|阮紀宏

現在再說全民檢測可能已經為時已晚,特區政府應該立即啟動研究,感染者超過100萬之後,社會如何運作。

bau20220209yxvbb

宏志閣受限區域的受檢人士逐一登記接受強制檢測

香港昨天確診宗數突破600,第五波疫情「虎虎生威」,特區政府雖然早就嚴陣以待,但病毒殺到埋身就束手無策。由於Omicron的確「龍精虎猛」,防不勝防或許是非戰之罪,况且,雖說香港疫情嚴重,但相比新加坡一天1.3萬宗,香港每天區區幾百宗,算是不錯了。但問題不在Omicron防得住與否,而是切實執行全國實施的動態清零手段,還是跟隨西方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方針。現在看來,特區政府是「講一套做一套」,目前派快速測試盒讓市民自行測試並居家隔離,實質上已經是與病毒共存。

bau20220209synpw

新加坡選擇與病毒共存

與病毒共存很可能是全球最終的結局,但過程的差異關乎人命傷亡。日前新加坡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871,是香港的4倍。究竟香港是否還遵照全國奉行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醫療系統是否會崩潰也是關鍵,現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隔離病房已經滿員,各醫院的急症室也在告急。美國等西方國家與病毒共存的方式,是不給輕症病人住院及任何治療,以避免醫療系統崩潰,香港也準備這樣做。

RAT代替全民檢測 防疫責任交給個人

源頭不明個案不斷增加,而且是散落在不同區份和多個行業,疫情失控遲早發生,特首林鄭月娥上週還表示不會投降,但不知道還能堅持多少天。堅持抗疫的手段改成大量派發快速測試盒(RAT),以此實行「全民檢測」。問題是RAT的效率究竟如何?不同地方生產的可能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如採樣測試,而且對於含病毒量低於一定數量的(Ct值高於33或者35),有效性會更低。即是說,如果純粹依靠RAT測試,一定會出現漏網之魚,一些帶病毒的患者以為自己沒事而繼續自由活動,傳播給抵抗力低的其他市民,這才是真正的防不勝防。

bau20220209gao5e

快速抗原測試(相達科技YouTube片段截圖)

更大的問題是,採用RAT是市民自行測試,檢測結果也會變成「私隱」,或者是由於認為CT值高而不用申報,或者是由於怕失去工作而不敢申報,又或者是怕被隔離而不想申報。總之,用RAT代替全民檢測,就是將防疫責任交給了個人,政府可以撒手不管。

公營房屋適宜做家居隔離嗎?

由於隔離設施有限,而感染人數激增,自然就不能實施早發現早隔離的辦法,只能是仿效外國的居家隔離。特區政府可以繼續辯解說,這不是學「人哋」,而且,居家隔離也不是首次採用。香港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採用過居家隔離的手段。當時只給一個手環,然後由工作人員定時打電話查詢執行情况;後來增加了電子監控手段,但有不聽話的市民,用肥皂水一抹,脫掉電子手環留家中,自己跑出去蘭桂坊。目前看來,即將實施的居家隔離,連電子手環也不需要,完全靠自覺。如果居家隔離人數達到成千上萬或者更多,的確無從監督,外國的做法更加是毋須監督。

bau20220209pbysn

誠如特首林鄭月娥的說法,香港有獨特的情况,跟「人哋」不一樣。香港的獨特情况是,約一半人口居住在公營房屋,人口密度高,單位面積小,公營房屋適宜做家居隔離嗎?如果公營房屋居民說,家裏沒有套房,沒有獨立衛生間,不適宜居家隔離,特區政府還有別的方案嗎?

進入新防疫階段 不表示政府可撒手不管

無論如何,香港要進入新的防疫階段,RAT檢測和家居隔離,並不表示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該圍封強檢的還需要做,家居隔離雖然沒有治療手段,但需要密切監管,包括隔離者是否外出活動、如何申報體溫及健康情况等等,都要有一套新的辦法。

bau20220209q6wao

竹篙灣檢疫中心即將爆滿

第五波疫情從情况嚴峻,到非常惡劣,到最新的說法相當危急,只是約一個月的時間,政府的防疫措施應該是做到緊跟形勢了,包括社交距離新措施、隔離設施的新開設和改用途,再加上盡快商議增加要求疫苗通行證的適用範圍等等。先不說在執行上經常出現「唔湯唔水」的甩漏,最關鍵的是始終堅持不用全民檢測的方法。

bau20220209onjts

特首林鄭月娥振振有詞列舉數據,證明按發生疫情地區實行圍封強檢是最有效運用資源,一再表示資源有限而做不來全民檢測。然而,她引述的數據,是沒有邏輯依據的,出現疫情的幾棟大廈做圍封強檢,找到感染者的「成功率」當然會比全民檢測大幾十倍;而說不通的悖理是,全民檢測是要從大規模人群中找出漏網之魚,從根源上截斷隱形傳播鏈,成功率低卻有效,而且說一年多前只有178萬人次做普及檢測,擔心市民對全民檢測的接受程度,現在大規模爆疫,橙能跟蘋果比嗎?

應研究「百萬確診」後社會如何運作

現在終於找廣東省支持,派員協助採樣和做化驗,力求將每天的檢測量提高到30萬,但又堅持不用混檢(10混1)以提高檢測能力。種種莫名的堅持,往輕的說是個人固執,往重的說是視內地的做法為禁區,不能學也不能做。筆者去年在專欄寫過,「防疫這樣跟政治毫無關係的事情,更加必須以同一套標準,以及相若的政策措施去共同應對,而不能以『一國兩制』的思維去強調兩制的特殊性」(2021年7月13日《明報》觀點版)。

bau202202096kdzn

香港下週二將重啓火眼實驗室提升檢測能力

現在再說全民檢測可能已經為時已晚,特區政府應該立即啟動研究,感染者超過100萬之後,社會如何運作。

bau20220209yote1

(本文作者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媒體撰寫時事評論。)

 


來源:獨家

編輯:魏雅欣

審校: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