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香港受困於政治爭拗,如今各方面重回發展正軌,是香港乘勢而上的最好時機。」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條成功之路上,離不開一代代港人的不懈努力。出生於1949年的譚耀宗與新中國同齡,回歸前是年少有為的勞工界代表、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最年輕成員,回歸後擔任立法會議員20載,今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近日接受《大公報》專訪,憶述了回歸前後多個重大事件背後的故事。他表示,過去香港受困於政治爭拗,如今各方面重回發展正軌,是香港乘勢而上的最好時機。
因家境貧寒,譚耀宗中學一畢業便為生計打拚,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進修。他就職於百貨公司櫥窗陳列部時,中午跑去百貨公司工會飯堂食「平靚正」午餐,放工後又參與工會組織的興趣小組,一來二去不但自己加入工會,還因此結識了當時做工會秘書的太太,此時的他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次年立法局開放功能界別選舉,譚耀宗因在勞工服務方面能力出眾、頗具聲望,被推選為勞工界議員。隨後他作為勞工界代表獲邀加入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為59名成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爭取把勞工權益寫入基本法
「入面粒粒巨星,我可以參與其中,真係覺得自己好幸運。」譚耀宗說,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有23名香港委員,涵蓋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如包玉剛、李嘉誠、金庸等。他回憶道,港英時期香港打工者沒有任何退休保障,他在立法局多次爭取不果,所以希望將有關條文寫入基本法。當時這個意見得到了大部分委員的支持,經投票通過後,最終成為基本法第三十六條:「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勞工的福利待遇和退休保障受法律保護。」
「基本法公布後港英政府見到有呢個條文,完全冇表現又唔得,最後通過咗『強制性公積金計劃』運行至今。」雖然為一代港人爭取到了退休保障,但他認為強積金計劃仍有諸多弊端,包括供款率低、回報不穩定等,希望將來能夠改由政府主導,降低行政費用,同時政府一同「落水」,讓港人真正擁有「老有所依」的安全感。
回歸後,譚耀宗參選首屆立法會新界西選區,直到2016年連續四屆當選。2018年,資歷深厚的他高票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範圍甚廣,即便是委員,也難以對方方面面的工作瞭如指掌,而譚耀宗卻在幾乎三分之二的法例審議中都有積極發言。他說,自己一旦收到條例草案,就立刻會請同事一齊幫忙研究,或者再向相關行業界別的人士請教,「不懂就問,通宵都要研究」。倘若對於某些法律實在沒有特別意見,譚耀宗也會將「香港經驗」介紹給其他委員,讓他們能從不同角度思考,變相亦是為香港做了宣傳,讓常委們多點了解香港。
荃灣街頭掛起國旗及區旗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香港尖東街頭現「旗海」
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最為港人所熟知的工作,便是制定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決定。譚耀宗說,為了兼顧香港特區和內地法律制度的不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推進上採取了創新方式,其中香港國安法採取的是「決定+立法」,完善選舉制度採取的則是「決定+本地修法」的推進方式。「如今香港已由亂及治,事實證明這套『組合拳』非常成功。」
提升優勢發展創科帶動轉型
回顧香港25年來的發展,譚耀宗說,回歸以來不斷有人找各種藉口攻擊政府,導致政府「想做嘢都做唔到」,香港的發展步伐亦被拖慢。「現在國家安全受到法律保障,香港各方面重回正軌,是最好的發展時機。」他認為,香港應繼續鞏固金融中心、提升核心優勢,同時發展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更重要的是加快開發北部都會區,「既能開發土地改善房屋問題,又增加與內地聯繫,助力創科發展。」他說,香港正走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自己將繼續秉承40年來從未改變的責任感,為香港發光發熱。
完善選舉制度 做好國民教育
提高學生國家意識民族認同
回歸後的25周年中,2008北京奧運無疑是一件大事。「當年北京申奧成功,在香港也引起了極大轟動。」譚耀宗說,2008年5月奧運聖火抵港,總行程25公里,歷時6.5小時,10萬市民夾道歡迎,「可謂萬人空巷,搞得好熱鬧。」察覺到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空前高漲,政府有意「借東風」加強國民教育,「本是很應該的事,但反對派不停抹黑國民教育是『對年輕一代洗腦』,甚至拉攏學生家長一齊反對。」
2022年元旦上午,香港培僑中學舉行升國旗儀式
「好在現在一切重回正軌,完善後的選舉制度不會再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可以專注於想落實的事。」譚耀宗說,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在政綱中提及,要充實國民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培養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與專業技能的新一代。他相信政府將會充分發揮主動性,做好國民教育。
停建居屋 造成短缺 未來需要奮起直追
出身基層的譚耀宗,50年代便與家人居於舊唐樓中,看着今日香港房屋問題依然嚴峻,劏房、籠屋越來越多,他感到非常心痛,認為政府放棄房屋供應權10年實在錯過太多,未來要奮起直追。「(2002年)私樓冇人買,樓價下跌,政府於是停建居屋,一停就停十年。」譚耀宗說,十年沒有準備土地、沒有興建,房屋便出現了短缺。
「中間停咗10年,又冇為恢復做任何準備,『生地變熟地』又要十年。」感嘆着基層改善住房條件的不易,譚耀宗對下屆政府懷抱期望。由於曾擔任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競選辦主任,他對其政綱十分熟悉,對幾項改善房屋問題的提議頗為滿意。「李家超提出『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又着眼精簡程序,同時成立兩個專組分別負責公屋興建與土地發展。」他說,就算現階段能做的有限,「只要有心,就一定會越嚟越好」。
宜放寬政策 吸優秀人才
英國政府去年操弄所謂BNO護照新政策,意圖吸引港人移居。譚耀宗直指這是「慣用招數」,97前就曾用過。他認為,香港是一個流動性很大的社會,「想留又得,想走都由你,皆是個人選擇。」他覺得移民有許多因素,如與家人團聚、退休養老、子女留學等等,不一定非要往政治、經濟方面聯想。97後不少港人回流,他相信這一波亦是如此,「當香港發展得更加好,便會有人選擇回來。」
隨着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的臨近,香港街頭喜慶氣氛漸濃。圖為2022年6月22日的香港金鐘添馬公園。
談及香港如何吸引及挽留人才,譚耀宗顯得十分坦然:「如果有人真心對香港抱持偏見,要怎麼留?不如由他去,人才再另外引入就好。」他說,香港不少相關政策都是「自己綁住自己」,如「優秀人才計劃」等,條件十分苛刻,如能適度放寬,何需愁吸引不到人才?「內地、東南亞大把專業人才,都好想到香港工作、生活。」
來源:文匯報
編輯:魏雅欣
審校: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