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照顧工人需要 改善建造業界前景

2022 年 10 月 31 日   閱讀量:11.56萬+

文 |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 黃平

bautewutl4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

特首李家超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題為「為市民謀幸福 為香港謀發展」,着墨於「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為未來香港的發展揭開新的一頁。

特區政府以提速、提量、提質及提效的方針,利用新式的「組裝合成」建築方法建造公營房屋,為解決全港市民的住屋問題想出了創新辦法,值得一讚。但在全速推動發展的同時,政府亦要避免建造業工人墮入「一時飽死,一時餓死」苦況,即是指一時大量投入基建工程,令工人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大量工作,疲於奔命;一時連小規模的工務工程也欠奉,工人無工可做,被迫轉行,另找他法謀生。

政府應適度有序開展工務工程,善用本地建築工人力量,有效應付多項大型基建工程。由於現時建造業最新失業率為6%,其中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工種的失業率仍錄得9.1%,雖然與疫情嚴峻時期相比已有起色,但政府亦可為這班技術專才提供不同工種的培訓,讓他們可以即時投入工作。

推動持續進修 掌握多門技術

同時,為了長遠人才培訓發展,政府須審視本地未來短缺的工種,及早作出規劃及部署,加大力度開展不同工種培訓工作,如「普通工人升中工」、「中工升大工」課程,投放更多資源,培訓大量建築工人成為「中工」、「大工」,應付市場需求。假若一位工人只懂得一個專項技術,只會局限他在建造業的長遠發展。當遇到下次失業潮,工友就很容易受到衝擊。政府應為有志發展多項技能的工友,提供培訓資助,鼓勵他們成為「一專多能」,為達到「中工」、「大工」水平的工人提供培訓津貼,讓他們多學一個甚至多個工種技術,補充缺人的工種及行業。

現時建造業難以吸引青年入行的主因之一,就是致命意外率為本港所有行業之首。期望立法會盡快通過違反職安健條例的罰則條例草案,提高職業安全違法行為的最高刑罰,增加阻嚇力。長遠而言,政府要檢討現時安全管理制度,及早修補漏洞,從源頭出發,杜絕不安全施工行為。香港職安健管理制度已有20多年未作出檢討、修訂,政府有必要對現時安全管理制度作出審視及修訂,補漏拾遺,提供一個安全環境給工友施工,減少意外發生。

不少工業意外的發生,都是源於施工前設計出現問題所導致,涉及設計工序的人員如建築師、工程師,須在建築物設計上掌握更多安全知識,考慮施工時的風險,以及日後維修、保養時所面對的問題,減少日後發生意外的機會。相關審批圖則的政府部門,如建築署、屋宇署審批圖則時,必須要把守「安全大門」,要求發展商加入工人日後的維修方法、進出口通道,減少不必要的高風險工序,確保工友安全。

提升專業形象 吸引新血加入

建造業界持份者亦要提升自身形象,除技術人員在衣着上營造專業形象之外,前線工人的地位也應被提升,以肯定他們的專業技能,營造工匠的氛圍,創造廣闊的晉升階梯,將香港建造業提升為一個專業、安全及有遠景的行業。業界亦應該帶頭減少「地盤佬」的稱呼,以「油漆匠」、「坭水匠」,凸顯他們的技術、地位及專業性。政府亦要投放資源,加大力度在宣傳推廣上,吸引年輕一代加入建造業,解決建造業青黃不接問題。冀望政府和發展商聽取業界訴求,要把握未來10年的「黃金期」,將建造業打造成可持續發展及受歡迎的行業,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加入,作好長遠部署,建好經濟復甦的平台,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本文作者係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 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