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teyo3fq
香港出版學會公布2025年「香港全民閱讀調查」。

香港出版學會於4月10日公布了2025年「香港全民閱讀調查」。調查指出,傳統紙本閱讀仍佔主流,但閱讀載體正在轉移向電子平台,AI技術在閱讀領域的應用前景備受關注。

數據顯示,2022至2025年間,紙本書年均閱讀量中位數從8本銳減至5本。傳統閱讀百分比雖然跌至61%(2023年為72.74%,2024年為68.9%),但仍為主流。與此同時,電子閱讀滲透率逐漸上升。全港七成受訪者每日投入電子閱讀逾半小時,長者群體更接近八成。年輕族群偏好「碎片化內容」(如社交媒體、小說),長者則以新聞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少年群體中,61%的高中生認可AI技術的發展前景,但實際使用率不足半數。受訪青少年最期待的AI功能包括即時翻譯(43.4%)、自動生成摘要(42.5%)和互動問答(33.6%)。

香港出版學會副會長馮肇熙建議,出版行業應加快電子書格式升級,完善ePub資源建設。他提出,公共圖書館可設立AI技術體驗區,開發智能翻譯、粵語朗讀等實用功能;線上平台可借鑒內地經驗,增設閱讀打卡、書評共享等社交功能,構建閱讀社群生態。

獲獎圖書館專家李子謙博士強調,經過專業編輯的紙質出版物具有獨特價值,AI技術應定位為輔助工具。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霍啟剛則建議借鑒深圳經驗,藉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通過制度保障和資源投入推動全民閱讀發展。

本次調查採用多元研究方法,包括電話訪問822名市民、592名高中生問卷調查,以及30名不同群體代表的焦點小組訪談。該年度調查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持續開展10年,為追蹤香港市民閱讀習慣提供了重要數據參考。


來源: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