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穴藏忠魂 – 記吳石將軍與李以劻交往點滴

2025 年 11 月 20 日   閱讀量:5.24千+

文 | 李龍生

現時在社會上被談得沸沸揚揚的「密使一號」主角吳石將軍,其實,他與家父李以劻將軍,亦曾一度有師生之誼和上下級交往。

(一)

1939年初,在打完崑崙關大戰和第一次長沙會戰後,部隊損失相當嚴重。李以劻時任第92師276旅上校副旅長。受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之命,李以劻前往贛州接領新兵。他利用接收和督練新兵中的閒餘空檔,用了半個多月時間,挑燈夜讀,報考陸大。

1940年夏,李以劻以前列十五名,成功考入重慶陸軍大學。而吳石 (字虞熏),便正是李以劻在重慶山洞游龍山的兵學教官。

其時的陸軍大學,教師隊伍可謂星光熠熠,中外名師巨匠雲集,尤以德國名將、名師居多。

而國籍老師吳石, 便是其中一位。

吳石1894年出生在福州,先後畢業於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大學,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屬國軍的「日本通」,抗戰時軍的曾任第四戰區參謀長;在陸大時,擔任兵學教官和陸大教務處長等職,作育英才,桃李遍天下,因其學識淵博,備受同學敬重。

吳石是學者型的軍人,長年對軍事理論、兵學研究,頗有心得,有不少軍事著作,如《兵學辭典粹編》、《左傳兵法》等。

抗戰期間,吳石任第四戰區參謀長,襄助司令長官張發奎將軍,收集分析情報、精心制定作戰計劃、調配兵力等,亦因而打了很多勝仗,比如桂南戰役,崑崙關大戰等。

1949年二月,在福州的陸大同學宴請陸大老師。

baute5i7tx

前排左六吳石將軍,左七朱紹良將軍

第二排左七李以劻將軍

(二)

1948年11月8日,淮海戰役開打,結果國民黨六十萬大軍很快就被解放軍打援、分割、圍殲,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

其時,李以劻正是蔣介石的參軍,兼「總統特派戰撾視察官」,是派往淮海戰埸的「監軍」。統帥部對情報洩漏之快,兵敗之迅速,深感疑惑不解。4月渡江戰役,解放軍迅速渡江,和被稱之為「東方斯太林格勒」的上海之戰役,國民党20万大軍半個月時間便崩潰,同樣不解;事後慢慢才知,應與吳石將軍對解放軍的暗中協助,提供大量情報,息息相關。

1949年初,淮海戰役敗局已定,為確保福建和台灣半壁江山,國防部在福州成立福州綏靖公署:主任一職由蔣介石重要將領、福州出生、曾三度任福建省主席的朱紹良上將走馬上任;是年初,福州人吳石中將,亦從南京調往福州,出任該公署副主任;同年1月,李以劻亦離開總統府及第一編練司令部副司令官之職,前往當年曾參與「閩變”之地,他以總統府參軍身份,兼任新成立的全美式裝備獨立五十師中將師長(後調任121軍軍長),兼福州戒嚴司令部副司令官。蔣介石交待李以劻的任務是:輔助朱紹良,死守福州。

有意思的是,朱、吳、李三人同住在三坊七巷,而該區曾經是歷代名人聚居地。

朱紹良當年居住在三坊七巷的黃巷,吳石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宮巷,而李以劻居住三坊七巷的衣錦坊,因此,吳、李兩人不但是師生,又是上下級,更成為街坊。大家偶而串串門,共商國是,回顧過去與探討未來。

隨著解放軍攻破上海,揮軍南下,蔣介石非常著急,要求福建守軍必須加強半永久性工事,他要決戰福州,但遭到福建本省仕紳名宿和軍隊高層的強烈反對,認為倘若決戰福州,這個千年名城必將生靈塗炭,被毀於一旦, 情何以堪!怎對得起福建父老鄉親!

吳石將軍本身是福建人士,對福建這塊他的出生地和成長故土,日後戎馬生涯的起步地,甚有鄉土情結,他非常關心家鄉安危,堅決反對死守福州。

是年5月下旬的一天,大概是在將調往台北消息後,吴石將軍邀請李以劻到其家中吃飯、聊天。

在談到「死守福州」一事時,吴石說:「上海用了四個多月,修築的斯大林格勒堡壘式的半永久性工事,都守不了半個月,又何況福州?」

他說:「福州有地障,南有烏龍江,東臨大海,形成背水之陣,又如何能固守?」

至於打游擊,他又說:「福建是丘陵地區,利於打游擊,打山地戰,而打游擊又是共軍的起家本領,我們打游擊比共產黨差得多!」

吳石嘆息道,「從三年國共戰爭來看,今日之國民黨,已無可戰之將,也無可戰之兵,他這個綏靖署副主任,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樣也是飯桶 。」

是年6月,蔣介石到福州召開軍事會議。

期間,蔣向李以劻查詢吳石情況,問道:「福州綏靖署副主任吳石,從國史局長調回福州後,據報有厭戰論調,曾多次向人說,國民党不亡,是無天理,可有此事?」

事緣國民黨在福州的特務頭子王某,已控告吳石通共,有「共諜 」之嫌。李以劻據實告之。蔣介石聽罷,對將士無戰意,只是嘆氣,記下,久久不語。

吳石為人正直,家境清廉,雖有厭戰言論,但李以劻是怎麼也想不到,他這位敬重的老師和上司,竟是中共地下黨員!

其實此時,吳石早已在默默為中共做祕密地下工作,為淮海戰役的勝利,為上海、華南的解放,提供了大量情報,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解放軍大軍壓境之際,國軍高層中有厭戰論調的,比比皆是。

身兼第六兵團司令的綏靖署副主任李延年,亦曾對李以劻說:「自總裁引退以來,人心大變,戰也亡,不戰也亡,這是中華民國國運問題。」

福州市市長何震也對李以劻表示:福州地方貧困,征工料困難,除非政府拿出錢來。在上海有外圍、主陣、核心三綫工事都守不住,何況福州這個背水城市?

可見,以朱紹良為首的國軍高級將領,既不想死守福州,免於生靈塗炭、古城被毀;對決戰福州,更是毫無信心和行動的。

由於得到吳石提供的國軍兵力佈防和調度情報,解放軍在福州戰役中,勢如破竹,取得全面勝利,國民黨則一敗塗地。福州戰役歷時一個月便結束。

至於福州眾將領的結局是孔雀東南飛:

* 就在戰役開打前約一個月,吳石已奉蔣介石之令飛往台北,就任國防部參謀次長。不過,在飛台前夕,吳石已成功將二百多箱關於福建沿海和台灣的國軍佈防資料,祕密保存下來。

* 而開戰前夕,臨陣脫逃、飛去台灣的綏靖公署主任朱紹良,下機後遭扣留,被蔣介石撤職,又因是老臣子關係,安排顧問閒職。

* 同機飛台灣的原第六兵團司令、綏署副主任李延年等多人,則被判囚十多年。

* 另 ,綏署副主任、原十七兵團司令侯鏡如,則前往了香港,後飛去北京。

* 而李以劻,則最後率部12,000人,戰場起義。

1950年5月,吳石不幸被國民黨逮捕。

同年6月,吳石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為台灣的解放,在台北英勇就義,殺身成仁。

吳石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壯烈犧牲,生得光榮,死得偉大。

2025年11月8日,新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果敢帶領黨員與民衆,親臨台北馬場町拜祭吳石將軍,及在白色恐佈下犧牲的烈士及受難人士,正是邁出歷史性正確及重要一步。

衷心希望中國國民黨能在鄭麗文主席領導下,重新振作起來,國共合作,早日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禱。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