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志平

真的有點秋涼了,但原來不說不知,如果從中國的曆法來計算的話,秋天差不多要完結了。

秋天的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圖源:大道

於每年新曆十月二十日前後,地球會到達太陽黃經二百一十度,就會是霜降的季節。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更開始出現降霜的現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漸,露結為霜矣。」霜降前的節氣寒露,露水都只是快要凝結成霜,但霜降就更不得了,攝氏零度以下的氣溫,露水盡變成霜,樹葉亦一片枯黃,開始凋零及散落。

由於「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節氣。 霜降節氣的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 「霜降」節氣反映的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徵,並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於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

圖源:網絡

我國古代把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鹹俯。」第一候時,豺狼將捕獲的獵物陳列以祭天;第二候時,大地上的樹葉枯黃且掉落;第三候時,蟄蟲皆躲在洞內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此時,大地呈現一派深秋的景象,萬物開始要為度過嚴冬做好準備。事實上,在氣象學中,並沒有霜降這回事。能夠從天降下來的,除了雨水之外,就是雪和雹等,至於露和霜就並非如此,它們都是由地面上的水氣凝結而成的。這個時候,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水氣在樹葉,泥土等地方凝結成霜;北方地區可能已經見雪,但南方地區的平均氣溫還可能是攝氏十六度左右,離見霜的日子還有一段距離。

在霜降之前,南方地區仍然是三秋的大忙季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則因天氣冷得特別快,已經在秋收掃尾,即使是耐寒的作物如蔥,也不能再生長,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有人說「霜降殺百草」,嚴霜打過的植物,一點生機也沒有;但真正危害植物的不是霜而是凍。霜只是天冷的表現,凍卻是殺害莊稼的敵人。但因為凍則有霜,人們早已把霜與凍給等同了。

圖源:網絡

霜降節氣,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按中醫理論,此節氣為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由於脾胃功能過於旺盛,容易導致胃病的發生;而寒冷亦會刺激人體的神經系統,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霜降作為秋季進入冬季的一個過渡節氣,這時候就亦需要有適當的進補,為迎接寒冷冬季做準備。例如可以進食梨、蘋果、橄欖等水果,可收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消食止渴的作用。

《淮南子》中說:「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雪霜,霜者喪也,陰氣所凝,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古人把丈夫過世的婦女稱為遺孀;另外,秋天屬五行之金,有肅殺之意。漢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說:「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認為慶、賞、罰、刑為帝王的四種執政行為,要與四季變化相適應。所以歷代死刑執行的時間定在農曆十、十一和十二月。春夏應該行賞,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後來所說的「秋後問斬」。所以自古有罪犯要被問斬,都是於秋天之後動刑,亦稱「秋決」。縱使如此,秋天還可以是美麗的。詩曰「霜葉紅於二月花」,紅花處處,正是賞花的好日子。

bautep05id

圖源:網絡

「重陽節」也是九月里的節日。九為陽數,兩九相重,是為重九;而兩陽亦相重,故又名重陽。古人認為九為數之極,由盈轉虧,由盛轉衰,而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必有災難降臨。於是古人為了趨吉避凶,就選擇以登高來避開災難。現在重陽節不再是不吉之日,取而代之為一家大小登山遠足,郊遊賞玩的大好日子。

然而從漢代起,重陽節又有求壽之習俗,在祭天祖和慶豐收祭祀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和飲宴活動,發展至今為敬老宴。一九八九年,中國政府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二○一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更明確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為老年節。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並不是哀傷和蕭條,而是重陽節之富有生命意蘊和餘暉的振奮!

圖源:網絡

重陽節,倍思親!不期然的記起:「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那是毛潤之在一九二九年非常不舒心的情況下寫的《採桑子‧重陽》的一段。那一年,毛主席在紅四軍大會落選了,丟了前委書記之職務,他的遊擊戰術又被批評;身染瘧疾,又險些被捕,養病時恰逢重陽佳節,有感於秋風不饒人的日子,而留下這境界於字裡詞間。借古鑑今,回想自己個人遭遇處境,「遍插茱萸少一人」,唏噓不已,感慨良多!

那年秋天的肅氣來得特別嚴重。年年都有重陽節,看似不變,天難老,但天不老人老,那年很不一樣,心情沈重,處境非常,戰地黃花的芳香雖可遠勝於往常,但人在異鄉,身處那時,黃花看不見、摸不到、嗅不著,只能寄情於詩意詞境之中,「古往今來只如此」,只是一個期待盼望而已!

圖源:網絡

近日又拿起明末程登吉編撰的《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重溫兒時看過的故事。東漢汝河瘟魔蹂躪,青年桓景到東南山中訪仙人費長房學道除魔。一天仙人對桓景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重現害人,你趕緊回家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桓景手持仙人所授之降妖青龍寶劍乘仙鶴回家。果然,瘟魔出現,卻被酒氣及茱萸的藥香味嚇得不敢上前,桓景一眨眼就把瘟魔釘死在地上。

在今天,這故事特有意義。菊是生命力的象徵,菊花酒是祛災祈福的藥酒。 「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犯有獵槍」,是家人朋友共用之祝願。茱萸是香味濃鬱的中藥果實,可驅蟲袪濕逐風邪闢瘟疫,正是攏攘多年新冠疫情下之所急需。

圖源:網絡

節日那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沈,在辭青山上,瞭望著香江這片熟悉的土地,秋色勝似春光,忽然覺得這應不是蕭條的惆悵,而是迎風傲霜的奮鬥豪情!尤感今年重陽的特別意思。

對往者當然要追溯懷念,這是中國傳統價值做人的基本理念,源出於孝,亦是把自己定位於家族祖先,血脈傳承,文化身份,和共同命運的大我根源之中。先人之念,化為對今人之關愛,對眾生萬物的慈悲。

圖源:網絡

香港人!要站起來,爬上去「登高」,站得高才看得遠,不要低著頭只顧眼前腳下的一畝三分地,要放眼世界,北望神州。菊花酒以結同道交朋友,戴插茱萸以驅病疫闢瘟毒,秋後處決,再祭出近年出臺的國安降妖青龍寶劍直刺亂港瘟神霸魔心臟,釘死除患。

這,才是「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的氣概,情懷, 與格局!


編輯:方方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