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健
金秋十月天氣漸凉,廣州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第九届粤港澳養生書畫展如期进行,乘着活動之機,梁君度老师與我遴選部分近年畫作同期联袂展岀,權當一次階段性的小結。審視展出作品,仍有遺憾,衷心希望得到諸方家及朋友们的教正。
三年疫情經歷對於每個人都是一种磨礪與修行,讓我們看清了健康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貴。回想那時,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工作,一切變得慌亂無序,無所適從。然而,恰恰相反的是這段艱難的日子給梁老師帶來了另一個機遇。在疫情居家期間,他大胆探索中國傳統繪畫創作。梁老師出身藝術世家,又有扎實的書法功底,所谓書畫同源,繪畫筆墨得力於書法,練好運筆作綫技法是中國畫之基本功,所以他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幾年下來作品便己自成面目、獨樹一幟了。 我與梁老師結緣多年,亦師亦友,早已是忘年之交了。梁老師他心懷祖國,熱心公益,無論藝術追求或為人處世,他都象旗幟一樣引領着我與這個時代砥礪前行。
本次展岀作品中我俩既有共性也有差别。其一,主題類型上均屬寫意花鳥、自然物象,其二形制上全部采用中國畫挂軸呈现;差别之處是梁老师風格創新,大胆嘗試,作品面目中融入「印象派」西畫的光影效果、環境色彩等融會貫通來表達中國畫物象。而我風格明顯拘泥於傳統海派畫風,着重强調綫條的運用,并嘗試用廉價「毛邊紙」作畫,目的為增强畫面的古樸感,削弱色彩上的艷媚,呈現岀不一樣的感覺,并且展出作品畫幅以小品居多,力追筆墨情趣,對我而言,學習中國畫是一個痛苦并快樂的漫長實踐過程。古人有云「丹青不知老將至」,此語最为貼切。
癸卯年霜秋夜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