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鳴於本月2日接替退休的蕭澤頤出任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時整體國安風險仍暗湧處處,上任後其中一個工作方向是維護國家安全,提升全民國安意識,讓市民明白到這是己任。
另外,周一鳴指出現時騙徒手法宛如「病毒一樣會變種」,除了執法工作,警隊更重要的是要讓市民及時知道騙徒的最新手法,提升防騙意識。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表示,上任後有三個工作方向,分別是維護國家安全、推動智慧警政,以及鞏固團隊文化,帶領警隊提升自身能力,令香港繼續安全、穩定。在維護國安方面,他指出,雖然香港現時看似平靜,但仍暗湧處處,並非完全無國安風險,因為仍有一些人蠢蠢欲動藉不同機會搞事,嘗試誣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有些國家不想看到香港有國安法或《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是希望繼續危害香港安全,因此,有必要提升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周一鳴表示,現時不少學校正在推行國家安全的教育,警方亦會在本月13日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警隊博物館開放日」,以提升市民對國安的認識,以及傳達「國家安全你我有責」的訊息。
警隊走進社區 向年輕人招手
在青少年工作方面,周一鳴表示,2024年少年警訊活躍會員人數為4385人,較2021年上升24.3%;今屆「少年警訊獎勵計劃」得獎人數亦再創紀錄。去年警方就警隊表現進行的「公眾意見調查」亦顯示,18至29歲年輕人對警隊表現的評分亦明顯提高。周一鳴認為,數字反映市民對警隊青少年工作的認同;警隊多年來花了許多心機及資源向青少年傳播守法訊息,例如在2021年成立「禁毒領袖學院」向青少年推廣禁毒訊息,警隊的最終目標是年輕人守法,不會被人利用及懂得保護自己。
周一鳴提到2019年處理「理大暴動」時,留意到不少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參與,只是受到朋輩影響,有人在被捕後的第一反應是大哭,當時擔任處理事件的總指揮的他,一直提醒同事不應標籤那些年輕人,惡劣的人是背後的幕後推手。他重申警隊的青少年工作,既要教導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和守法意識,亦要給予曾誤入歧途的年輕人改過的機會。
警隊近年採取更主動的招聘策略,加入警隊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警方自2022年起在內地的大學舉辦「內地大學招募快線」,向在內地讀大學的港生舉行招募講座及遴選程序,方便有興趣的內地港生投考。周一鳴提到,投考警隊的內地港生質素很高,他們表達能力好,投考前做了不少準備,警方在今年5月至6月亦會在廣東及福建進行招募。
周一鳴表示,警方與港專、科專及明愛社區書院合辦「應用教育文憑──學警預備訓練」課程,一些想加入警隊,但文憑試成績未達投考標準的年輕人,可選擇修讀該課程,通過遴選並修畢課程便可進入警察學院受訓;警方亦會走入社區舉辦「警察·社區招募快線」,期望透過提供不同的模式接觸更多市民,方便有興趣加入警隊的市民投考及深入了解警務工作。
詐騙如「變種病毒」 防騙資訊須到位
防騙工作方面,周一鳴強調除了執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市民的防騙意識,因為仍有不少市民不虞有詐墮入騙局,痛失畢生積蓄,而騙徒的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猶如「變種病毒」,例如最近有騙徒利用「偽基站」向市民發送釣魚短訊的新手法。警方除了做好情報搜集及打擊,更要將最新騙案手法的資訊讓每名市民及時知道,提高警惕以防受騙。
「警隊每個崗位都幫到許多人」

周一鳴在1995年加入警隊,曾負責刑偵調查、情報搜集、政策制定及人事管理等工作。他回顧近30年的警務生涯,覺得忙碌而充實,感到光榮和開心,又形容自己「很貪心」,每一個崗位都喜歡;每一段經歷都讓他難忘。
曾借調到法國 拓闊視野
周一鳴提到,2012年被借調到法國里昂國際刑警秘書處擔任情報主任,雖然要在一個不熟悉的語言環境,與世界各地的警察一起共事是頗大的挑戰,但也是難得的經驗,其間學習到其他警隊的優點,以及分享香港警隊的優勢,互相補足,感謝警隊給予這個機會,讓他拓闊了人生視野。
周一鳴透露,他在警務工作雖然有開心經歷,可惜亦有仍未偵破的案件。他回想多年前曾負責一名小女孩失蹤的案件,她至今仍未尋回,周一鳴現在仍記得該名小女孩的樣貌、名字,甚至案件編號,他一直在思考還能做些什麼;開心的事包括一名外籍人士來港準備參加其兒子的婚禮,外出時因認知障礙症而迷路,其家人非常擔心,直至警隊同事在凌晨4時,在兒子婚禮前將他尋回。
周一鳴表示,很享受身為警察默默地與一群人維持社會治安,讓市民安心的過程。他亦經常告訴同袍們「警隊每一個崗位或案件都有其意義,可以幫助許多人,責任重大」,期望繼續以自身經驗帶領好整個警隊,同事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服務市民,服務社會。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