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27日走進澳門。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初步形成「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等發展模式,接下來澳門將在促進兩地產業鏈跨境協同上探索更多舉措,包括推動形成「澳門高校+橫琴企業」聯合技術攻關、「澳門企業+橫琴培育」等發展模式,孵化更多澳門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用好澳琴兩地資源稟賦和政策優勢,推動實現澳琴兩地產業的協同發展,是落實「澳門+橫琴」新定位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張永春透露,過去幾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初步形成「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等發展模式,在「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方面,推動澳門大學(橫琴)研究院與合作區共建微電子研發中心等5大中心和1個高級培訓中心,推動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橫琴)研究院與合作區16家企業建立院企聯合實驗室,與內地企業累計合作開展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11項。在「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方面,主要為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擴展發展空間,截至今年4月,共有4家澳門企業15款產品獲得標誌使用授權。

張永春指出,接下來澳門將在促進兩地產業鏈跨境協同上探索更多舉措。如推動形成「澳門高校+橫琴企業」聯合技術攻關、「澳門企業+橫琴培育」等發展模式,孵化更多澳門科技企業發展壯大;推動形成「澳門引才+橫琴創業」模式,便利更多海外人才實現「居住在澳門、工作在橫琴」。

本次採訪活動將持續至29日,接下來幾天,來自近30家中央媒體、廣東媒體和港澳媒體的百餘名記者將走訪澳門、珠海等地,通過數據挖掘、案例解析、人物專訪等維度,多角度、全方位報道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揭示粵港澳三地未來合作的趨勢以及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同時展示在大灣區進一步融合過程中香港所面臨的難得機遇。


編輯: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