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君度
書法於我,是黑白線條間的韻律哲思。首次探討”紅色”融入書法,既是嘗試,亦是精神洗禮。
回望革命征程,書法從未缺席:井岡山標語、延安著作、戰場傳單……這些樸拙墨跡,是蘸着熱血書寫的戰鬥檄文。字體或許不拘法度,但力透紙背的信念與為民情懷,早已超越藝術審美,化作銘刻大地的”紅色書法”。
1961年我師從麥華三教授,初學書便是其楷書毛澤東詩詞。師言”書以載道”,寫主席詩詞即傳思想,自是紅色書法。更難忘建國初期,先生奉政務院之命以小楷抄錄首部《憲法》。當莊嚴文字傾注筆端,墨跡承載的不僅是技法,更是對真理的信仰與紅色基因的傳承。
書道貴在”字如其人”。紅色書法尤須境界昇華:取材革命詩詞、英雄語錄、核心價值等內容,書寫即精神洗禮,促成”德藝雙修”;形式追求正大剛健,以方圓點畫、枯濕墨色傳遞信仰力量,須得”意在筆先”,方使筆墨化為精神外化。
新時代的紅色書法意義深遠:書寫經典是與先輩的時空對話,於提按轉折間感悟初心;融合傳統文化與紅色基因,正是文化自信的鮮活見證,推動傳統創造性轉化。
紅色書法不僅是藝術,更是墨血交融的誓言。願我們執筆飽蘸忠誠,在新時代書寫無愧於黨和人民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