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志平
何志平指被關在紐約看守所的日子,都是在無邊恐懼的陰影下度過。
老朋友們問:回來後最不「習慣」的是甚麼?毫無猶豫的答道是:恐懼與平安的落差!
過去的九百多天被關在紐約的看守所的日子都是在無邊恐懼的陰影下度過的。
害怕甚麼?害的是不知所措,怕的是死不去活不來。左鄰右里有一半人是這里的「常客」,他們對這環境太熟悉了,一切都習以為常,更有人甚至有以此為家的態度。但另一半的,便是惶恐一族,不知道怎樣活過今天,更遑論明天會怎麼樣!
常客們幽默的安慰我們道,這里面比外面街頭上,安全一百倍還不止,至少我們都知道在這兒里邊,沒人有槍枝!只有拳頭!在外面街道上走,要是在我們所熟悉的角落之外的地方,迎面走來的每個陌生人,都可能是來要我命的人,不期然,我的手便按到手槍上去,這是唯一可以給我安全保障的感覺。
看守所內,有它的環境局限,有內部氛圍的特殊情緒。看守所外面的美國社會,街道上也有它不成文的潛規矩和約章。可憐的是老百姓的路人甲乙丙,在自己熟落的街頭角落,還知道那兒是暴力黑點,習慣了那處是事故經常發生的地方,而避之則吉,迎之則凶。如要外出到一個陌生的社區,要嗎便要有當區的朋友們,老街坊前來對接陪伴,要嗎便要有心理準備,自求多福,保衞好自己。
「常客們」更語重心長的解釋說,自衞是很有學問的一句話,很考驗智慧和情商的一件事,它是一把雙刃劍。不要以為身懷火槍武器便是自衞的最佳辦法,對方如果知道了,或意識到你身上有可能致命的器械,更可能會先發制人的提高警覺,動不動便出手,提前要命!又可能最佳自衞的辦法便是自我繳械,一開始,一出手,便表明身不懷械的清白,以求對方降低敵意,消除以武力對話的念頭。
美國人!太累了吧?整天都是活在子彈橫飛,槍火無眼的陰影下,無時無刻,生活在恐懼之中。生命的安危成為最大的負擔,人身安全的保障就是首要的考慮。城市的角落,便是整個國家社會的縮影。
怪不得有人說,這個國家便是標榜「恐懼」為權力,社會便以「恐懼」為動力。它的總統不是著書立說的明言他的「恐嚇」策略嗎?恐懼取勝便是要使到對手感到恐懼,才會贏得你的籌碼。
那國的總統從上任開始以來,到處點火,令對方恐懼的除了是對自身的安危存亡問題出現威脅之外,便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而徬徨不安。更有報道說,那總統正在借用六十年代尼克遜的「法律與秩序」資訊,灌輸對暴力和種族動盪的恐懼。
那麼,恐懼就是新的資訊!
恐懼,就是世界秩序的新常態。
編輯:許可
編審: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