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間,「碳中和」、「碳達峰」已從一個陌生的專業詞語變成了高頻熱詞。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等與人類未來息息相關的課題,越來越備受各界關注。昨日(10月31日),由香港科技大學主辦的第九期紅鳥沙龍「環境保護與碳中和」線上論壇,亦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光大環境集團董事會主席、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王天義
主講嘉賓中國光大環境集團董事會主席、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王天義教授,首先對碳達峰、碳中和及科技創新等進行了全面的綜合闡述,並與大家分享了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王天義認為,香港科技創新目前仍面臨四大挑戰:首先是創新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科技成果市場化動能不足;其次是主題化不足,缺少能夠引領行業發展的有規模科創企業;再者是內地化不足,科創成果進入內地轉化時常遇到「水土不服」等問題;最後一個便是綠色化不足,綠色技術類科創在香港還未得到足夠重視。
對於香港目前面臨的科創綠度問題,王天義指出,在全球追求「碳中和」目標,向低碳社會快速轉型時期,香港的科技創新發展應該強調「綠色化」,主動迎接低碳新時代的來臨。
他以「增綠香港示範灣區」為題,從5個綠度(生態、科創、產業、氣候、生活)出發,圍繞香港的碳減排、可再生能源、綠色及智慧城市、綠色科技創新等議題,分享了相關經驗和建議,並回答了觀眾問題。
對於大家非常關注的垃圾焚燒問題,王天義指出,垃圾焚燒行業是環保行業中的一個重要領域。推進實施垃圾焚燒、廢物利用、節能減排、餘熱發電等項目,有利於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
他並建議,為促進創新產業鏈上中下游均衡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效率,香港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建立起以科創企業為主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科技體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吸引世界級科創企業落戶香港,實現高端服務業和高端製造業“雙引擎”發展。
「綠色科創將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發力點。」王天義最後指出。他並透露,綠色科創方面,光大環境不久前與香港科技園達成戰略合作,在港打造綠色科技孵化與轉化平台,會從資金、市場、產品、產業等方面為相關初創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紅鳥沙龍致力於邀請學術、文藝、企業等社會各界傑出人士,就多元主題展開演講和深入討論,至今已舉辦第九期。今期沙龍對話嘉賓為香港科大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齊曄,主持人為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王一。
記者:魏雅欣
編輯: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