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20日是所謂的「國際大麻日」,部分地方的「大麻友」會聚在一起抽大麻,慶祝與鼓吹大麻合法化;隨着部分國家對大麻解禁,大麻「無害」及「合法」的謬論也入侵香港,禍害青少年,含有大麻二酚(CBD)的四氫大麻酚(THC)也「踩界」通街賣。香港警方和禁毒處的統計數字顯示,大麻成為青少年吸毒的主流,過去5年本港涉及青少年的大麻案件逐年遞升,去年涉大麻被捕人數已是2017年的近3倍,且只是冰山一角。有人由食大麻、販大麻致身陷毒海,繼而吸食和販賣其他毒品,更淪為販毒集團的「炮灰」。警方強調香港法例將大麻列為毒品,販賣或吸食均違法,本月起將推行「打擊青少年販毒及大麻」主題的宣傳教育。

4月20日這個日子,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的一群吸食大麻的高中生,他們組成小團體,約好在下午放學後的4點20分到指定地點一起吸食大麻,久而久之「420」變成了大麻代號。近年隨着歐美部分國家或地區解禁大麻的管制,陸續開放民眾合法或以醫療目的使用大麻,大麻歪風席捲全球,吸食和支持大麻合法化的人,更將每年的4月20日視作「國際大麻日」;惟大麻有害的真相遭淹沒,美化大麻的歪論蔓延網絡,令青少年躍躍欲試,由初嘗大麻至上癮,繼而步步沉淪毒海毀掉人生。

bau20220419azijt

早前曾直擊有身穿校服的學生出入CBD專門店

香港遊樂場協會社工司徒錦燊指出,「420」是大麻的代號,充斥社交平台,青少年很容易接觸,並被誤導吸食大麻的傷害。在外展服務隊服務的16歲至20歲青少年吸毒者中,大麻為第一位,因為他們一般誤以為大麻不是毒品。

大麻竟成青少年主流毒品

根據禁毒處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資料,2021年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有6,019人,對比2020年上升243人,其中21歲以下吸毒青少年人數增加264人;大麻成為青少年吸食的主流毒品,2017年有93人涉大麻被捕,去年則有257人,上升176%。

警方毒品調查科情報組警司李蔚詩對此分析,當中包括幾個主要原因:首先可能與有部分國家將大麻合法化有關,有人利用社交平台大肆宣傳,吸引青少年對大麻關注及產生好奇,只要在Facebook、Instagram、Telegram等社交平台,打上「420」、「牛牛」、「weed」、「stone」等關鍵字,便可搜尋大量大麻信息。

bau202204195omk4

網上可輕易找到售賣大麻信息

其次,社交平台令青少年更易買到大麻,有毒販在社交平台明碼實價推銷大麻,以網購、「叫外賣」或在遊戲電玩中落「柯打」形式迎合青少年買家。警方曾破獲毒販利用的士派貨,買家在指定地點「伸手」交收,又或利用不同地點的智能櫃交收,毒販不用露面。第三,根據警方資料,在香港一克大麻的市價約數百元,較其他毒品,如可卡因同等分量要上千元,價錢相對較低,令青少年躍躍一試。

bau20220419zfl10

網上可輕易找到售賣大麻信息

被捕青年逾半為「搵快錢」

青少年由吸食大麻開始,由花錢買毒到販毒搵快錢,步步深陷毒海。警方去年全年破獲3,532宗販毒案,拘捕4,303人,其中10歲至15歲有107人,16歲至20歲有517人。在去年下半年被捕92人中,以18歲以下青少年男性為主,九成為15歲至16歲,當中六成半為學生,年紀最小是13歲的中一男生,他於去年11月在深水埗被搜出33包共重11克的可卡因毒品。

bau20220419agjer

警方分析發現,被捕青少年當中一半以上為「揾快錢」,每次為賺取數百至數千元而擔當「派貨」或「管理」毒品倉的高風險角色,一旦罪成將被重判,而不是誤傳的警司警誡。

從本月起,警方將展開連串的反大麻反毒品宣傳教育活動,讓家長、教師及青少年了解吸毒的禍害,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識。4月20日在兩個電視台首播《友毒·誘毒》的微電影,以15歲少女販毒的真實案例改編,少女因被招攬販運20公斤可卡因被判囚17年半,她及其家人都付出沉重代價。另外有6條禁毒宣傳動畫,向青少年帶出吸食不同毒品的禍害。

警方亦會到國際學校舉辦禁毒講座和繼續推行「禁毒領袖學院」計劃,宣傳反大麻信息。

 


來源:文匯報

編輯:魏雅欣

審校: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