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交代未來十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稍為增加,又宣布將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及增加多5,000個過渡性房屋至2萬個。

《施政報告》指已覓得350公頃土地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較去年公布的31.6萬個稍為增加,足以滿足未來十年、約30萬個公營單位的需求。

不過,當局承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五年落成,會廣泛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承建商同時設計兼建造等方式,加快落成。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要求發展局及運房局,在後五年就每幅公營房屋土地提交季度報告,如進度未如理想,她會親自督導。

《施政報告》又建議,房委會研究重建有約60年樓齡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並納入周邊土地提供更多單位。至於之前已公布的大坑西邨重建項目,預計可提供逾3,300個單位,其中1,300個重置現有居民,2,000個將會做首置盤。

而茶果嶺、牛池灣及竹園聯合村三個市區寮屋重建項目,預計涉及的公營房屋單位將由原先的6,300個增至8,700個。不過當局表明,基於安置考慮,難以大量重建舊屋邨,亦不能輕言重推公屋「租者置其屋」計劃,建議未來數年額外提供多5,000個過渡性房屋至2萬個,資助額增至116億元。

私樓方面,未來十年爭取準備好170公頃土地,未計市建局及私人項目,可建約十萬個單位。未來亦會研究降低「強拍條例」門檻,加快舊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