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雙城三圈」概念
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其中提到北部都會區建設、「雙城三圈」空間格局等概念,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這一還處於構想階段的規劃,帶來令香港從經濟方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憧憬,市民都相信是香港政府在中央的協調下與廣東省和深圳市溝通的成果。
只是,忽然間,特首林鄭月娥對媒體說,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都是由特區政府制訂,「中央無畀過意見,廣東省同深圳都無畀過意見」。她強調整個發展策略的出發點純粹是從香港出發云云。為什麼要這樣說?意圖是什麼呢?
林鄭月娥接受港媒採訪指港府自訂北區策略
筆者有點詫異,而且也有點擔心。人所周知的是,幸虧中央果斷出手,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從基礎的根部堵住再發生「黑暴」和「顏色革命」的漏洞,也扭轉和修補了「修例」引發的惡劣政治形勢。於是,香港被認為「由亂及治」了,下一步該是「由治達興」,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筆者的問題是,香港政府是否在說,搞經濟民生了,「我地香港自己黎就得啦」。不然,為何明明整個北部發展構想,都需要和深圳緊密配合的大工程,卻要強調中央和內地都沒有「畀過意見」?
筆者知道,整個香港北部發展策略原先都並非香港政府「原創」。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4月曾發表原創文章《香港新格局:南金融、北創科》。文章從批評特區政府計劃在沙嶺興建與深圳羅湖商業區只有數百米距離的「超級殯葬城」入手,提出香港只有在良好的佈局與協同發展中才能真正找到重現輝煌的契機,游離在大灣區邊緣不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
「超級殯葬城」規劃一直引爭議
方舟指出,過去北區雖為香港的邊陲地帶,卻靠近深圳羅湖、福田核心商業區,現今是最能夠吸引深圳和大灣區城市的人才、技術、資源來港的地區。國家確立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並規劃香港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部分。發揮深圳的產業實力和香港作為自由港的制度優勢,產生「1+1>2」的協同效應。
新界北為香港邊陲曾不受重視
如果要把這些規劃有效落地,最具策略性價值的土地就是香港的新界北區。如果香港能以新界北區為首,與深圳以及其他大灣區城市進行良好的互動和資源流通,將為香港帶來多元化的發展機遇,為香港帶來嶄新、具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點。未來,與深圳為鄰的新界北一帶,將會成為香港這座城市的新創科中心,形成南面的港島金融中心、北面的新界創科中心,「雙中心」交相輝映的新發展格局。這也許有望打破香港開埠180年來,核心經濟活動都只集中在維港兩岸狹長地帶的經濟佈局。
維港兩岸
方舟建議,第一,新界北不應再規劃和建造任何的厭惡性設施;第二,整塊新界北的土地不能再以「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進行規劃,而需要有整體規劃的思維。
方舟還發表另一篇文章,提出在香港「南金融、北創科」雙中心之間,興建鐵路快線。這正是改變香港都市規劃思維的重要契機。他強調,香港都市規劃的策略性思維應改為「交通先行」的模式。
方舟認為香港都市規劃思維應改為「交通先行」模式
深圳方面消息透漏,特首5月曾以未公開的方式訪問深圳。深圳方面提出,正在規劃口岸經濟帶,希望香港能夠合作;她表示支持。到6月,她找來前規劃署署長,用3個月時間做了一些初步研究,然後就在施政報告公佈了「北部都會區」、「雙城三圈」等概念。無疑,方舟的研究成果和深圳方面要求配合,都是新一份施政報告概念的思維來源之一。
有趣的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的淵源,甚至現任總裁張志剛,都與前特首梁振英關係密切。方舟的報告,也許也是為梁振英提供施政藍圖。也就是說,未來無論誰做特首,香港北部都將有一個大發展的機會。問題是,可能梁振英不會強調是自己想出來的。
特首10月6日發佈施政報告
事實上,香港的現行制度,行政長官既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也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在這「雙負責」下的行政長官,歷來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在發表前,都與中央保持密切協調溝通。去年林鄭月娥把施政報告押後至11月底前公佈,就是向中央部委尋求政策支持。而今次特別要強調「沒有與中央協調溝通」,著實令人不解。
深圳前海合作區
9 月6日中央公佈《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方案》,10月6日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原則上,在後的報告應該主動銜接在前公佈的中央方案。「前海方案」擴容後預留三分之一土地由香港資本參與,北部都會區則強調是「雙城三圈」,兩個方案給人印象「各自表述」,顯然是不適當的。離開中央和深圳的支持配合,香港的北部都會區會舉步為艱。事實上,「北部都會區」僅是一個未來20年的構想概念,沒有路線圖、沒有時間表、也沒有具體財政預算,但是計劃龐大,所涉及的規劃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約占香港特區總面積三成。目前,還不知道特區政府準備如何去落實這個規劃?
香港房屋問題遲未解決
筆者極度擔心香港的效率。香港的房屋問題是「早就知道」,林鄭一上場用了1年時間搞研究,到現在5年的任期快結束了,欠賬還是多多。於是,筆者思考,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條件下,香港特區的經濟民生工作是否也需要監督、需要問責?否則,一個任期過去了,問題還是沒解決,怎麼辦?
本文作者:劉瀾昌
(作者係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制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政論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來源:《獨家》
編輯:許可
編審:王言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