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志平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春」是蠢動,立春一詞代表著春天開始,萬物復甦,大地回春的意思。《左傳》提及「立春為啟,立冬為開」,這「啟」字正是開啟一年之始的意思,當中蘊含著無限的生機。中國既以農立國,春季對於農民來說意義重大,是一年農事之始,故古人對立春很重視。

bau20220204q2g58

圖源:網絡

每年西曆二月四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三一五度時,就是立春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二十四節氣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除了是四季之始外,其農業的意義實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農民會依據不同的時分及節氣去作相應的農務,如春天開始播種,夏天萬物迅速生長,秋天收割農作物,冬天貯藏作物,整個農事完成。

中國古代把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第一候時,東風送暖,為冰凍的大地解凍;第二候時,藏於土壤及洞穴中的昆蟲開始甦醒;第三候時,魚類開始向著還未溶解的水面冰塊處遊去。立春以後,白天逐漸增長,氣溫亦逐步回升,土壤由下層開始解凍。這期間仍有強寒潮侵襲,天氣乾旱,常有大風和降雪。立春後氣溫回升,全國大部分地區亦陸續開始春耕工作。

bau20220204mmoup

圖源:網絡

立春過後,雖說天氣會逐漸回暖,但變化仍然很大,乍暖還寒,全國的平均氣溫介於十度至二十二度。這時候,我們會忽略對身體的調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亦有所減弱,所以儘管在家時也不宜頓除棉服,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在換裝時需要審慎以防寒氣入侵。起居方面,更需要保持舒展暢達,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立春日迎春,是古人的一項重要活動,相傳從周代開始,朝廷已有祀春的儀式,由皇帝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春,祈求豐收。迎春禮中祭拜的是芒神,是掌管農作物及草木的神。據說芒神居住於東方,所以迎春禮一般在東郊舉行。到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不限於東郊,宮廷內、府衙門前等地都有迎春活動,活動的內容也愈來愈豐富。

bau20220204y4y1w

圖源:網絡

祭祀外,立春還有鞭春牛的傳統。相傳帝王在迎春當日,會鞭打春牛以示勸農耕,有說是因為牛休息了一個冬天,不鞭策牠會使其骨頭變得生硬,難以活動,變成懶骨頭。鞭春牛時,在旁官員會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語,每鞭打一次就口唸一句。鞭春牛儀式過後,旁觀的民眾會一擁而上,搶奪土牛身上的泥土,拿回家撒在牛槽或豬圈內,據說可避免家畜生病,也會長得又肥又壯,繁衍更快。

立春是一年的第一個節氣,正月初一則是農曆年的第一天,立春與正月初一並不需要在同一天,可以是立了春才初一,或者初一之後才立春。每個農曆年不一定有一個立春節氣,一般的年份有一個立春(即所謂平年),有些年份可以有兩個立春(即所謂雙春閏月),有些則可以沒有立春(即所謂盲年)。如有兩個立春處於兩個初一之間,該年就是「雙春」的一年。

bau20220204x3gdp

圖源:網絡

立春是新開年的“節氣”,也是重溫確認我們”氣節”的時候。“氣節”是指堅持正義的志氣和節操。氣,是骨子里生死了的東西,是骨氣。節就是一個信念和大原則,做人的底線。

簡單地說, “氣是敢做敢為,節是有所不為”。(朱自清語錄)。意思就是說“有所為而有所不為”,(而這句話是出自《孟子》一書)。做人有自己原則和底線,懂得取捨,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某些不該做的事情,有自己明確的方向,有理想和目標,有自己的信仰,這樣的人,才算有氣節。

bau20220204oackq

圖源:網絡

失意的時候,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就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氣節。有氣節的人,越是遇到了重大打擊或致命的困難,越是能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百折不撓態度和不屈服的氣概。

而一個人越是經歷了非同尋常極度痛苦的經歷,那麼越是能看出這個人的品格和氣節,而非常的境遇苦難,有智慧知道珍惜的人,就會當成老天的饋贈,在苦難中歷練自己,成長自己,鍛煉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優秀。而幫助他熬過鍊獄的,靠的就是氣節!

bau20220204q6473

圖源:網絡

氣節這個東西,說到底,就是老子的道一樣,如水,利萬物而不爭,怎麼變,他還是水,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

氣節,就是初心的堅持!初春之際,立春,就是立氣節,初心不忘的氣節!

 


編輯:唐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