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日),「廣州南沙區開展營智環境建設試點」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市新聞發布廳召開。南沙是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廣州唯一城市副中心。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炳在會上透露,「營智環境」概念提出後,南沙委託資深專家團隊開展了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構建了一套具有科學性、普適性特點的營智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該研究報告近期將正式對外發布。
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炳
所謂「營智環境」,「營」指的是營造、經營、保障,「智」指的是人才及其智力產出、成果貢獻。建設一流「營智環境」,就是系統打造更加有利於人才自由成長、人才順暢流動、人才價值實現、人才智力資本增值的一流人才發展環境。相對「營商環境」聚焦於商事主體,「營智環境」不僅聚焦於人才的發展,更注重人才智力的產出和市場化運用。
人才是第一資源。張家炳表示,近年來,南沙一直致力於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提升人才綜合服務水平,為全域打造一流營智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健全人才工作機制 聚焦人才發展團隊
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把人才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佈局統籌推進;2019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發展局,南沙人才工作的統籌、組織、協調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建立區直部門目標責任制以及區領導與專家人才日常聯繫「直通車」制度。
集聚高層次和骨干人才約1.5萬人,是2016年的9.4倍,高層次人才數量自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101%;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匯聚17個院士團隊,一批行業領軍人才在南沙落地了高成長性項目,引領帶動重點產業蓬勃發展。
集聚人才創新平台 完善人才發展機制
在人才引聚交流平台方面,成立全國首個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組建大灣區首家博士後公共研究中心,落戶廣東省粵港澳青少年交流促進中心,成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南沙科學城建設高標準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園建設全面提速,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預計今年建成使用。
印發實施《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行動計劃(2021-2025)》,為各項改革舉措落地實施明確了具體路徑。發布全國首部港澳專業人才在內地申報職稱的規範性文件,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展聘任港澳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工作,人才工作獲評全國最佳創新案例;設立全國首個「大灣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設立大灣區(廣東)國際人才驛站,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前置服務;建立完善的「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住房補貼」人才住房保障體系;實施南沙人才卡服務保障,已累計發卡近1.5萬張。
南沙已兌現人才政策獎勵約18億元
張家炳表示,近年來,南沙不斷加大人才的扶持力度,目前已兌現人才政策獎勵約18億元。出台的「集聚人才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橫向覆蓋了全領域的重點人群,如高層次人才、骨干人才、學歷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縱向保障了人才發展的全流程各環節,如住房保障、就業補助、創業支持、出入境便利等,扶持保障政策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對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1000萬元安家補貼或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對年薪30萬以上的骨干人才(科研機構20萬以上),按照其個人經濟貢獻40%比例給予獎勵,其中港澳及外籍人才可選擇按照稅負差額給予獎勵,營造與國際接軌的稅負環境;對企業高管人才最高給予個人經濟貢獻100%的獎勵;對新引進學歷人才按本科2萬、碩士4萬、博士6萬標准給予住房補貼,博士後科研人員給予最高46萬元綜合資助;創業投資人才的股權轉讓等投資性受益還可按其個人經濟貢獻的80%給予獎勵補貼。同時,政策還為人才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服務保障支持。比如,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發放南沙人才卡,憑卡可享受入戶、醫療、子女教育、商務服務等14大類服務,並可直接辦理廣州市人才綠卡。
重大科研平台給予最高2億元資金支持
為了給來南沙創新創業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團隊更大的支持,去年12月新推出了「科創十條」措施,重點圍繞人才生態、原始創新、技術攻關、產業升級和金融支撐等五個方面,拿出「真金白銀」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全鏈條發展。例如,對於重大科研平台給予最高2億元的資金支持;每年安排1億元對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企業技術難題揭榜等研發活動給予支持,對新型研發機構在建設期內給予最高1億元的補助,對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給予最高10%、1000萬元的獎勵;設立規模20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等等。「科創十條」的提出,是南沙持續優化科創政策環境的最新註腳。
張家炳指出,接下來,南沙將全面啟動打造一流營智環境試點工作。一是構建具有南沙特色的評價指標體系;二是有序開展「營智環境」試點工作;三是做好試點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
編輯:許可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