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柏刚:企業宜把握「後疫情」先機

2022 年 04 月 22 日   閱讀量:12.65萬+

文 | 阮柏刚

企业经营离不开环境分析,决策者应通过客观地分析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做出相应的资源分配和战略策略部署,以在竞争中获得发展机会。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说过:管理者必须面对现实,掌控自己的资源。尤其是在巨变的时代,只有学习新的趋势和特点,才能掌握未来,成功永远属于对变化敏感的人。

毫无疑问,本次疫情持续时间长,涉及全球每一个国家或地区,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左右企业的运营,甚至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加速逆全球化趋势

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以来,以欧美企业为主的全球化扩张,打着旗号在全世界购买资产、开设工厂、金融投资,这个阶段的参与主体是以欧美国家为主的跨国企业、国际组织、金融投资机构为主要的推动力量。伴随着新兴国家资产价格增长,产生了一批新兴企业和资本,他们借助已有的全球化机制和管道,搭上全球业务扩张的快车道。在新的发展阶段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全球化,是谁的全球化?

与此同时,全球化从最初的商品全球化,逐步发展为资本全球化,进而伴随着文化的扩张,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步产生发展,因此原来的驱动力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联合成为了全球化的最大抵抗力量。本次疫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反过来又是成为「逆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器。

baute0r7us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一直鼓吹「美国优先」,号召美国制造业回归,并开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争,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引进欧美技术,提高关税把中国产品拒之门外,拜登上台后情况依然没有变化。疫情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像病毒一样在全世界蔓延,除了美国之外,意大利政府在疫情期间强化了针对外商投资审查的「黄金权力」;欧盟警惕外国投资者在新冠疫情下收购欧盟战略性资产;日本制造业也是加速回归日本本土。

疫情当下,国际环境「逆全球化」、「东西方大国博弈」、「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发酵,为应对以上变化,中国企业该如何转型?

首先应该从产业的角度树立制造业的基础地位,重视完整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建设。疫情当下,全球化的产业链变得极其脆弱,疫情带来的痛感,会使部分外资企业未来把产能迁出中国,以分散风险。所以接下来产业链可能会有当地化趋势。

有危才有机,我们必须主要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大湾区为依托,培育一批有科技含量的制造企业,要尽快从产业链「配套制造」转型到「主导制造」的角色上来,拓展创造中心、设计中心、制造中心,尽快培育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制造业企业,打造一个「1」,成就N个「配套」制造企业,替补欧美跨国公司退出后的行业空白。通过完善的产业链建设,有利于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但能够实现国内大循环,还能发挥优势打通与国外的产业链结点,形成更广阔的流通空间。

bautedj9ko

第二、行业方面中医药、互联网、生物技术等孕育新的发展机会。新冠疫情下,日本取消了治疗用药的临床实验等待期,欧盟、美国、英国等国家颁布了新的临床试验管理指引,大大缩减了创新药临床试验的时间,有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疫情的发展,中药治疗病情出现了良好的疗效,疫苗开发及相应的生物识别技术、细胞/血液检验试剂等打开了难得的爆发性发展空间。由于疫情受到出行限制,互联网相关行业包括在线教育、游戏、直播、网上购物平台等,将获得新一轮的蓬勃发展机会。

第三、组织管理方面,在「后疫情」时期,应及时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打造快速、高效的决策和行动机制,组建扁平化组织架构,缩短滙报路径,提高效率;营造不断学习、敢于创新、开拓的精神和企业文化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大胆启用年轻人队伍,提拔一批机构内部的年轻干部,提高员工的内在驱动力,鼓励学习利用创新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

学习巨变时代,学习者掌握未来!若能提前在人才和技术上占领高地,就能把握先机。

 

(本文作者係香港金融協會會員,西南財經大學香港校友會發起人、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