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刷新了最年輕登頂港人紀錄。

18歲港青曾朗傑昨日成功登上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刷新最年輕登頂香港人紀錄,與他同行的父親、資深登山專家曾志成更是第四次完成創舉,兩人成為首對登上珠峰的港人父子。

bauterdmm4

曾朗傑與父親5月8日由珠峰大本營出發,昨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頂

年輕人努力追夢,曾朗傑去年考畢國際文憑試(IB),獲得44分佳績後,選擇休學一年,為的是實現征服珠峰的夢想。他在出發前談及登山困難時說:「不要因為辛苦而放棄,要勇於挑戰自己!」

曾氏父子今年3月8日由香港出發,在尼泊爾接受兩個月適應訓練,5月8日由珠峰大本營起程,經過2號和4號營地,當地時間昨日上午9時35分,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頂,創下多項紀錄。

IB「榜眼」讀書登山兩不誤

18歲的曾朗傑(Bob)成為最年輕登頂的香港人,打破2018年由陳家希創下19歲登上珠峰紀錄。曾朗傑五歲起,已跟隨父親爬山,16歲成功登上海拔6961米、位於阿根廷的南美洲最高峰加瓜山,除了耐力了得,學業成績也名列前茅,他在去年的國際文憑試(IB)獲得44分佳績,成為「榜眼」,距離滿分只有1分之遙,熱愛電影的他,夢想將來從事電影行業。

父親曾志成(John),是香港資深登山專家,是登珠峰頂次數最多的香港人,昨日將紀錄增加至四次,其中三次經南坡,一次經北坡。他在上山前,談及父子一同征服珠峰,更加有感而發,「別人可能覺得很瘋狂,為什麼這家人的家庭活動,會去到珠峰?事實上,他(兒子)即將進入大學,出來社會做事,會有自己的世界,跟父母的時間,未必仍然這麼多。」

bauteU9uf

父子創歷史 爸爸四次攻頂

曾志成強調,能夠跟兒子一齊爬世界最高峰,是一次很獨特的經歷,希望在兒子上大學,進入自己的世界之前,跟他一起相處幾個月,共同經歷和克服挑戰。

曾朗傑現時正在休學,目標用一年時間,完成自己讀書期間「想做但沒有時間做的事」,包括考取山藝證書和攀爬珠峰等,希望在入大學前,實現登珠峰夢想。他對香港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行山的行列,分享自己的心得:「不要因為一開始的辛苦而放棄,要勇於挑戰自己!」

攀山夫婦:挑戰自我!

另外,香港攀山界有「神鵰俠侶」之稱黃炎良及何淑珠夫婦,目前也在珠峰大本營等候,兩人待下一次好天氣來臨再出發,如成功登頂,將會成為本港首對征服珠峰的夫婦,何淑珠出發時曾經表示,「我們不是要挑戰珠峰,而是挑戰自己、挑戰自我!」

一名資深攀山專家向《大公報》表示,黃炎良人稱「黃師傅」,現年69歲,太太珠姐被學生稱為「師母」,亦已60餘歲,如果成功登頂,「黃師傅」可能刷新最年長港人登頂紀錄。

曾志成組隊 內地登山專家到場打氣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曾於2019年應資深登山專家曾志成的倡議,組建首支由香港人組成、代表香港的珠峰攀山隊伍,目標於同年5月挑戰登頂珠峰,曾志成擔任領隊。

bauteek5l1

在出發前的誓師會上,更請到了當時已70歲高齡的前國家登山隊隊員夏伯渝作為嘉賓到場支持,夏伯渝稱自己仍堅持每日清晨5點起床,以及腳綁10公斤沙包進行負重等訓練,多年來從未放棄登頂夢,祝願香港攀山隊能平安歸來,並寄語「山永遠都在,生命才是最重要」。

夏伯渝於1975年首次嘗試登珠峰時,雙腿不幸凍傷需要截肢,但他從無放棄,自2014年開始連續三年攀登,終於在2018年以69歲高齡成功登頂,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義肢登上珠峰的人。

登峰考耐力毅力 似跑五日馬拉松

成功登上珠峰的「香港第一人」是湛易佳,於1992年完成創舉,當年他32歲,是一名紮鐵工。有資深的攀山專家表示,當年湛易佳為圓夢想,四出籌募經費,90年代裝備不足情況下,挑戰極限,難度比現時更高。

教師曾燕紅是首名登上珠峰的香港女性,共挑戰了三次。她在去年5月,以44歲之齡再次成功登頂,全程僅花25小時50分鐘,刷新歷來女性登峰最快時間。

本港第七位成功登上珠峰的港人吳俊霆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征服世界之巔必須有足夠的耐力和毅力,當年他用了五日時間,感覺像跑了五日馬拉松。資金方面,他登峰花費近50萬元。

一般人如果希望挑戰珠峰,可以先在網上跟嚮導公司聯絡,提供體檢證明。登山也要排隊,嚮導公司會代為向尼泊爾政府申請排期,抵達當地後也要先通過訓練才可以挑戰珠峰。

話你知|攀世界之巔 死亡率9%

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最高山峰,位於尼泊爾和我國西藏自治區邊境,全年平均溫度為-29℃,又被稱為南極和北極以外「世界第三極」,每年吸引數以百計登山者探索和挑戰。

首登珠峰的人,公認是新西蘭著名的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他於1953年5月29日從南坡而上,征服世界之巔。中國人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於1960年5月25日首次登上珠峰頂,除了是首批中國人,更是首次從北坡攀登成功的人。

攀登珠峰風險極高,死亡率約8至9%,珠峰途上遺留最少200具登山者遺體,長埋雪地。

 


來源:大公報

編輯:魏雅欣

審校: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