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使用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期的扇子既是生活用品,可以拂涼驅暑,又可用來遮陽擋風,也是一種工藝品,古時插在車上也是一種儀仗。據西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記載:「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皇帝)不得用。」在周代,扇儀仗與鼎一樣講尊卑:「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所以「障扇」亦稱「仗扇」。稍晚些的東晉王嘉《拾遺記》則稱扇子是周昭王發明的,所講用途與崔豹所講略同。當時,塗修國進貢青鳳、丹鵲兩種名禽,昭王用其翅尾羽製成「遊飄」「交融」「兮光」「仄影」四扇。
現代 羽扇
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扇子是戰國的。 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磚廠楚墓出土過一把竹編的扇子,扇柄在扇子的一側,就像個單扇門。單扇門在古代稱作「戶」,扇子當儀仗使用時左右開合也像門戶,「扇」字從羽從戶,是對這個字最好的拆解。
以後扇子被廣泛使用。 「五明扇」是一種平扇,如紈扇(團扇)、羽扇、竹篾扇、蒲葵扇、葵扇、棕櫚扇、麥草扇、芭蕉扇等等都可以稱為平扇,也是民間最為常用的扇子。
折扇使用較晚,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距今大約也有一千五百年了。 《南齊書》載「褚淵以腰扇障日」,南宋著名史學家胡三省著《通鑑注》解釋,「腰扇」即折疊扇。
書畫藝術品,主要是在團扇和折扇上創作。開始以平扇居多,明清以後折扇作品則逐漸多了起來。
有些研究者認為,早期扇面多為書法,繪畫則較晚。其實不然。據記載,三國時楊修就為曹操畫過扇子,並留下了「誤點成蠅」的故事。這說明,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有文人畫扇的習俗了。而晉人王羲之在扇子上寫書法則比楊修晚了一百多年。自宋代以後文人畫家興起,很多文人參與繪畫活動,書畫同時出現在扇面上的情況開始多起來;到了明清時期,扇面創作就已經把詩、書、畫、印同扇子融為一體,形成了完整的創作體系。
宋人鄧椿的《畫繼》卷十《雜說·論近》,提到了「高麗松扇」和「倭扇」,被認為是日本發明折扇的依據。但是接下來鄧椿又說:「有用紙而以琴光竹為柄,如市井中所製折疊扇者,但精緻非中國可及。」這句話說明,那時中國也已經有了折扇,只是不如日本和高麗做得精緻而已。無論什麼觀點,最終的依據都在於考古發現和史籍的記載。
最早摺紙扇 五骨蝙蝠扇
現在的考古發現,江蘇武進一座南宋墓中出土了一件黑漆奩,上面畫著一個手持折扇的仕女,扇子有五檔扇骨,繪有花鳥。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載,當時都城臨安已有專門賣扇子的「周家折疊扇鋪」。 《宋史》記載,端拱元年,日本國僧侶嘉因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覲見宋太宗,獻上禮物檜扇二十二枚、蝙蝠扇二枚。指的就是折扇。考古發現和這幾則記載大約都是同一個歷史時期。這說明折扇是中國人民與日本、朝鮮人民共同智慧的結晶。
扇子不只在中國盛行,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都有扇子文化。扇子在歐洲也廣泛流行,歐洲皇室視扇子為身份的象徵,尤其是西班牙、法國的貴族夫人們都很重視扇子的使用和佩飾作用。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折扇的多是文人,彰顯的是儒雅與含蓄的風度;西方則是貴族婦女居多,把折扇看作是身份的點綴,顯示尊貴典雅的氣質。中國人用折扇講究材質的珍貴,更重扇面書畫的品位,西方人則更多注重材質的華麗和形式的艷美。
團扇的結構較為簡單,只有扇面和扇柄。現存宋代小品畫,絕大部分是團扇作品,也有案上擺件、小屏風或者是房間隔斷鑲嵌的小畫。團扇上的藝術含量主要體現在扇面上的字畫與扇柄的材質和製作工藝。扇柄有各種珍貴木材,也有像牙獸骨雕刻、鑲金銀嵌珠寶等多種樣式。
宋· 佚名 《深堂琴趣圖》
宋· 夏珪 《雪溪放牧圖》
宋· 佚名 《出水芙蓉圖》
宋· 張茂 《鴛鴦圖紈扇》
折扇有撒扇、紙扇、掐扇、摺迭扇、聚頭扇、聚骨扇、旋風扇、緊頭扇等多種名稱。折扇倍受中國文人的喜愛,玩扇、賞扇、寫扇、畫扇、藏扇,成了文人雅士的一種情懷。俗話說:扇者,夏用冬藏,時令分明,謂之氣;有架支撐,謂之骨;竹製成骨,謂之節;搖動生風,謂之風。赤暑炎炎,一把扇子即可拂暑,又如有氣節風骨相伴。在扇子的開合中隱含著一種進退自如的智者境界,顯示出高雅的氣質和超俗不凡的文化趣味。
折扇的形制有大、小,乾、坤之分,一般九寸以上為乾扇,七寸以內為坤扇,看上去精巧而別緻,也稱秋扇。
折扇主要由扇面、扇骨、扇頭、扇釘四個部分組成。扇面,常見的質地有紙和絹兩種,書畫還是宣紙的好用,樣式顏色也多,有素白、金鉑、灑金、灑銀、冷金、冷銀等多種。扇骨,分大骨和小骨,總和最多的四十檔,也就是兩大骨,三十八小骨;最少的九檔,也就是兩大骨,七小骨。竹骨有紫竹、羅漢竹、湘妃竹、棕竹等。此外,小葉紫檀、雞翅木、象牙材質的扇骨就更為珍貴。扇骨珍貴的材質和製作工藝與扇面精緻的書畫,同樣是玩扇、藏扇人所關注的主要內容。如果是製扇名家,木雕、竹雕名家的作品更是彌足珍貴。
在行內,折扇上半部寬的地方叫作板,下半部窄的地方叫作槓,板與槓之間有一定比例。大骨的中間位置是扇肩,有無肩、廟肩、平肩、美人肩等幾種。扇頭是扇骨最為末端的部分。扇釘是末端中心的那個釘子,扇釘是折扇扇骨末端的軸心,工藝上稱為燙釘。扇釘是折扇的收合自如、經久耐用的關鍵。講究的扇子還會配有扇墜,常用玉石、桃核、橄欖核等,或編結流蘇。扇套也是常見的用品,一般是刺繡扇套,既美觀又實用,便於攜帶,對扇子又有保護的作用。
明·文徵明 《滄浪濯足》
明·沈周 《芝石圖》
明·仇英《 花岩遊騎》
明 ·唐寅《松山高士》
清·吳昌碩《花卉》
現代· 張守濤《萬點春光》
現代·張守濤《樽前風味獨難忘》
現代·張守濤《群山萬壑鑄雄魂》
現代·張守濤《泉聲》
現代·張守濤《松風紅葉秋聲遠》金泊扇面卡紙
現代·張守濤《遠山近寺水一溪》金泊扇面卡紙
現代·張守濤《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扇面紙軟片
現代·張守濤《築屋讀易》
現代·張守濤《深谷香風》軟片
現代·張守濤《深山有寺》
這是「扇子文化與畫扇子」講座的前半部分。有關怎樣畫扇子(含畫折扇需備的工具,畫扇的方法和步驟,畫扇應注意的問題和特殊的處理方法),歷史上幾個與畫扇有關的故事,兩部分略。其中部分照片來自網絡。
來源:張守濤書畫
編輯:許可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