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21日公布2022年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港大)謝仕榮衛碧堅基金教授(數學)及數學系講座教授莫毅明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楊學明摘得物質科學獎,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摘得生命科學獎。據悉,每位獲獎人將獲得675萬元人民幣(等值100萬美元)獎金,此次獲得大獎的楊學明和莫毅明均就職於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未來科學大獎設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個獎項。今年的大獎經過8個月的嚴格評審,最終誕生了三位獲獎人。

莫毅明不忘前輩勉勵

莫毅明因其創立了極小有理切線簇(VMRT)理論並用以解決代數幾何領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對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的證明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1956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的莫毅明,22歲獲得美國耶魯大學碩士學位,24歲獲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其後歷任哥倫比亞大學及法國巴黎大學教授,現為香港大學教授。莫毅明長期致力於多復變函數論、復微分幾何與代數幾何的研究,與蕭蔭堂、陳省身等數學界泰斗都有交集,並始終不忘這些學界前輩的勉勵。

經過多年勤奮研究,莫毅明在數學領域碩果纍纍。他先後在美國獲Sloan獎與美國總統年輕研究人員獎,並在香港獲頒1998/99年度裘槎獎。1988年莫毅明發表論文,創新地結合了Ricci流與代數幾何方法,解決了廣義Frankel猜想。「關於對稱與齊次空間的復幾何」獲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李文輝因其發現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體為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蛋白(NTCP),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治療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藥物的成就獲得生命科學獎。

楊學明因其研發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靈敏度量子態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學儀器,揭示了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共振現象和幾何相位效應的成就獲得物質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中國內地(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大獎借鑒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茨獎等著名科學獎項的評選機制,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不接受個人申請與機構推薦,最大程度上摒棄「關係」等複雜因素的影響。2016年至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27位獲獎者。

2022未來科學大獎得獎人簡介

bautewnjx5

莫毅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1956年出生於中國香港,1980年獲得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港大)謝仕榮衛碧堅基金教授(數學)及數學系講座教授。

李文輝:生命科學獎

1971年出生於中國甘肅,2001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學位。2003年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後期間揭示了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SARS)病毒通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感染人類。現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

楊學明:物質科學獎

1962年出生於中國浙江。1991年獲得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