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王亦旻22日參加「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並作題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的觀眾視角與學術定位」專題講座。他表示,「國之瑰寶」展是一個以中國早期珍稀書畫為主題的展覽,通過展陳說明和圖冊編撰相結合的方式兼顧學術性及普及性。展出的30餘件國寶書畫中,近八成曾為清宮舊藏。展覽對這些國寶書畫的介紹主要聚焦於其在藝術史中的代表性定位、在收藏流傳中與故宮的歷史淵源、在前輩文博專家和收藏家的努力下重獲新生的過程三方面。
王亦旻表示,晉、唐、宋、元時期是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發展十分輝煌的階段。本次展覽所選文物皆為東晉至元代年間的不朽之作,可以讓觀眾看到深厚中華的根源。籌備這個展覽要達到保證參展國寶書畫的安全性、兼顧展覽的學術性與普及性、體現故宮收藏特色與香港淵源三個目標。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專題書畫展,「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只有三十五件(套)文物,而且要分為三期展出。 王亦旻表示,其中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都可以成為一個專題書畫展的核心展品。由於年代久遠,這些紙絹類書畫脆弱性是非常高的,保管起來難度很大。「我們對這些書畫的展覽比一般明清書畫展覽要求更高。比如,一般只展一個月,同時對於文物的溫濕度和運輸過程等環節都要做到嚴密設計。」他說,宋元以前的書畫有休眠制度,一次展出後三年之內不能再動用。
王亦旻還表示,從中國書畫史的角度看,雖然這類書畫展難以概括出一個學術特色鮮明的展覽主題,但卻對觀眾具有很強烈的吸引力。針對此類純國寶書畫展主題定位上的特殊性,為了兼顧觀眾在觀展需求方面的不同層次和多元角度,故宮博物院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文物選取、展覽分期、信息說明、圖冊編纂等方面,對相關內容展示按照普及性與學術性加以區分。
在講座中,王亦旻特別提到,今次展覽特意選擇了一件通過香港回流故宮的文物——南宋李嵩的《錢塘觀潮圖》,是上世紀50年代經香港而收回故宮博物院的,預計將在展覽第三期展出。「這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一幅描繪錢塘潮景觀的山水畫。雖然場面宏大,但關於潮水湧起對於船的影響刻畫得非常細膩,細節部分的呈現非常準確。」
香港曾為散落海外文物的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很多舉世矚目的國寶書畫都是經過眾多香港愛國人士不懈努力,得以重回祖國懷抱,併入藏故宮博物院。王亦旻說,希望展覽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感謝香港在國寶回歸方面的貢獻。
編輯:許可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