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人物畫的上海畫家戴敦邦先生因創作文學古典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中的插畫而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他為電視劇《水滸傳》所描繪的人物造型神形兼備、散發着濃濃的英雄情懷,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為中國傳統人物畫代表性畫家,戴先生以開放的思想與中西兼具、古今融通的筆墨在中國畫創作與連環畫創作之間相互轉換,成就斐然。如今,八十多歲高齡的他依然求新求變、勤奮創作,今天的十分大家,我們一起走進戴敦邦的藝術世界。
國慶前,我們來到戴敦邦先生位於上海漕河涇的畫室,今年84歲高齡的他正忙於創作《道德經》和《紅樓夢》新繪本,每天凌晨3點半起床創作,在梯子上爬上爬下。
戴敦邦畫了一輩子《紅樓夢》,畫稿已超過1000張,但是仍未畫完;畫《道德經》則是自己多年的夙願,也就是在這間樸素的畫室,誕生了深受幾代讀者喜愛的《紅樓夢》《水滸傳》人物。
戴敦邦,1938 年出生於江蘇丹徒,在上海長大,城隍廟的戲曲,街頭畫匠的繪畫,水滸一百單八將的畫片,都成為他早期藝術的啟蒙。13歲時,他為街頭舊書店畫連環畫,開始了自己熱愛一生的連環畫創作。1978年,連環畫《陳勝吳廣》獲獎,戴敦邦應邀赴京創作英譯版《紅樓夢》插圖,在啟功、阿英、周汝昌等大家的指導下,開始了繪製古典名著的探索,人物形象、色彩、造型都以民間藝術為原本,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1979年,戴敦邦隨中國美協到敦煌等地採風,被古代繪畫藝術深深折服,畫下三大本厚厚的速寫本,也從此在自己印章上留下四個字:民間藝人。
敦煌回來,戴敦邦認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做個純粹的民間藝人,傳承中國傳統的造型藝術,這枚民間藝人的印章,也時常提醒他潛心創作,把貪圖名利的苗頭徹底消滅掉。
1994年,《水滸傳》電視劇攝製組找到戴敦邦,請他為劇中人物做造型總設計。此時的他已享譽畫壇,時任上海交大文學藝術系教授,但他卻說,一分錢不給,也要畫。戴敦邦筆下的英雄好漢都是平凡之輩,他畫林沖、楊志,着墨的不是身手武藝,而是他們的精神世界,英雄情懷。
如何讓文學名著裏的人物鮮活生動,立體可感?創作時,戴敦邦以戲曲演員為老師,畫宋江時參考老生體態、神態,畫魯智深、林沖則參考武生的架勢、表情。
在實踐探索中,戴敦邦師法兩位同樣來自民間的人物畫大家明代陳洪綬、清代任伯年,借鑒其技法造型和融古化今的精神,又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賦予人物時代性,面向大眾,雅俗共賞。
幾十年來,戴敦邦勤奮創作,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心中的「中國派頭、民族精神」,作品題材上至遠古神話,下至唐詩、宋詞,明清戲曲、小說。畫《新繪全本紅樓夢》時,戴敦邦患上哮喘,咳得嚴重了就用背部撞擊門框50下。
這些年來,戴敦邦又開始創作革命題材作品,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際,戴先生應邀創作完成百幅辛亥革命題材畫作,創作黃花崗烈士形象時,對寫下絕命書的林覺民等人,戴敦邦用情至深,彷彿經歷了筆下人物的壯烈人生,淚水橫流。
用了15個月,嘔心瀝血完成這批畫作後,戴老一隻常年充血的眼睛徹底失明了,他就在畫室的牆上做大畫,用了三年時間,在2021年完成了新作《資本論》《國歌》《國際歌》等一系列大型主題創作繪本,也將中西方繪畫技巧融會貫通。
從畫古典名著到探索大型主題繪畫,將音樂理論和歷史入畫,戴敦邦說,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讀懂原著。
從民間走來,戴敦邦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也將自己活成了有情有義、有愛有趣的人。
閑暇時這位80後寶藏爺爺還經常登錄年輕人的社交網站,在線回覆網友評論。
今年,戴敦邦將1998年版水滸傳電視劇人物造型畫稿、資本論繪本等畫稿全部捐贈出來。他說,用中國筆墨講中國故事,自己已奉獻一生心血,願後來有志者努力為之。
熱愛繪畫藝術,戴老傾盡畢生心血,愛筆下的人物,創作時用情至深。也正因為如此,戴老永遠保持着一份質樸純真,對生活有熱情,對藝術有激情,對中國文化懷一份赤誠深情,以情感為動力,完成了一幅幅傳世之作,留下一個鮮活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