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志平

每年陽曆的5月5日或6日,地球到達太陽黃經四十五度為「立夏」節氣。中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假」,即「大」的意思,又有說:「斗指東南,維為立球,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告別春天,夏日天次開始,而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  圖源:大道

《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為:「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而立夏也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和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立夏」前後,我國只有南嶺至福州及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的氣候,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地面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天氣干燥和土壤旱干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適時灌水是關鍵措施。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導致作物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影響農作物如小麥及棉花等。

圖源:網絡

而這也是大江南北早稻播秧的火紅季節,正所謂:「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這時候茶樹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就是這意思。而立夏時節,落物繁茂。有謂:「立夏之日,天地始交,不物並秀」,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者夏」之說。

還有農民以立夏日的陰晴來預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及「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易緯》有立夏「電見」之說。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於四月上、中旬,「見電」無須等到立夏。立夏以後,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積栽插的需水關鍵期,大雨來臨的早遲和雨量的多少,與農作生產關係密切。

圖源:網絡

「立夏」也是改變「吃」的習慣的日子,是吃夏「食」的時候了。除了宮廷里啟冰賜大臣外,在民間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江南水鄉一帶則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而北方人們則把將熟的小麥、大麥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麥之鮮。鄉間更有「五色飯」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拌合梗米煮成,後來更演變成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羮,叫做「立夏飯」。還有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饙送。江西一帶有立夏飲茶的習慣,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在福州一帶則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名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貝類和其他配料煮成的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捨一起品味,是聯絡感情,更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

圖源:網絡

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這天,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配,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更要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明代民間更有「嘗新」風俗,清代又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帶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俗;雲南宣威地區則有大門插皂莢枝,紅花以壓祟,圍灰墻腳以避蛇之俗。

立夏之後,應順應自然界晝長夜短的變化,以順應天地的清明之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曾記載:「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圖源:網絡

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通應的。心與夏氣相通,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的意思。到了夏天,當氣溫升高後,心陽漸熱之氣,令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心理緊張、情緒波動起伏,心火過旺所致好發脾氣。所以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特別注重對心臟,心情,心思,心性的養護。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怨恨暴喜傷心。

圖源:網絡

香港這兩年來不斷的折騰,因內患之疫而惱,為外撓之亂而煩。以至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整個社會都疲乏透支,精神恍惚無奈。墮落谷低多時,霎那間不知所措!前面條條康荘大道,那知是虛火還是實惠?

立夏陽光高照,光明溫暖里暗湧著陷阱殺機,隱藏著捲土反噬的悔咎危害!這時節,該是固本培原,築基自強,謀定而後動的「讓」與「養」!「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就是養靜,安心!

立夏養心,保持心境舒暢泰然,「讓」一切過去,心里坦蕩平安,則渡險如夷,萬事大吉。

圖源:網絡


編輯:方方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