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君度
「採風」古已有之。早在周朝,朝庭便設有採詩官,官名叫「行人」或「遒人」,專門負責到各地民間去採集詩歌,上報給朝庭。古代稱民間歌謠為「風」,後世,藝術家為從事藝術創作,到民間收集素材,也都同樣謂之「採風」。
香港書畫家郭洪球與衆不同的採風,是流浪採風。流浪採風,沒有特定地點時間的安排。正所謂男兒本自重橫行,曉日江洲,野水溪雲,或倚石賞花,或臥雲聼月,有了靈感,便成書入畫 ,盡收囊中。這種自由散漫,放浪形骸的採風,別俱一格,可稱其為球記採風。
四月下旬,他在湘山桂水之間四處游走。某日,他有緣攀上通道縣萬佛山金頂,只見千仞雲峰,高低起伏,彷如萬佛朝宗。靈魂震撼,他便揮毫潑墨寫了一幅10米長的《湖南萬佛山春風圖》畫卷,此圖千山萬壑,重巖疊翠,是畫家心與雲俱閒的寫照。大作隨後被萬佛山侗寨風景名勝區收藏,當地縣委副書記、縣長專為他舉辦了贈送儀式。
四月廿二,是農曆三月三龍抬頭,乃廣西少數民族的大日子,他遊桂林山水,賞十里天然畫廊,適逢綿綿絲雨,灕江天水一色。「春在江山上,人入畫圖中」,於是他隨筆錄下春煙十里,浮雲載山景象。
在陽朔,他巧遇「百名藝術家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公益巡迴活動,走進廣西三月三」開幕日。那日天公造美,鎮日晴陰相間,清和朗潤。在灕江邊的桂林畫院,剛好遇上徐家珏院長個人作品展覽,他即送出兩幅梅花圖,與徐家珏院長的作品同時展出,深覺與有榮焉。
及後,郭洪球出發三江侗鄉。侗鄕乃少數民族世居之地,江水會聚,風雨相隨。到了當地,山區氣溫驟然降低至13、14度,他又再次體驗春寒。在那裡,郭洪球放空自己,盡情體驗山水之趣,感受少數民族樂天知命,大道至簡的民風。
少數民族的一杯清酒,一曲山歌令郭洪球歡懷暢快,心地空天。他赴百家宴,吃百家菜,納百家福。正是寒林雅坐,流觴高會,早已忘卻前世今生,腦海裏留下的只有青山綠水,樹影紅樓。昨天、今天、明天將是如何?他放空自己之餘,脫盡縱橫習氣,沈澱人生。這遊蕩,實現了他當年曾定下一年一次出走各地的構想。廿年彈指過去一揮間,現在總算再實現了。
郭洪球在廣西走訪了侗、瑤、苗、壯族的鄉親父老,接觸了江流天地外的大自然之美,流浪8天後,又折返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這是懷化市最南端,乃湘、黔、桂三省交滙處。
抵埗翌日,他獲縣溪鎮陳鎮長陪同,到通道轉兵紀念館參觀。1934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徑湖南通道,召開了通道會議,決定轉道貴州。此館為弘揚長征精神,保護革命文物,紀念通道會議而建,得睹文物,深覺不枉此行。郭洪球對生命有新的感悟,人生是踏上一次單程的旅途,回首總是帶點戚戚然。時光的交錯像畢加索的圖畫,那是超越時間還是扭曲的空間?八大山人的孤鳥閉目,也許為來生留下再次張目的時機。輪迴,為前生未圓的結,今世對話。
他覺得此行最大收獲,乃與萬佛山結緣,登金頂寫畫,對景抒胸臆,極舒暢。萬佛山的丹霞峰林地貌,融幽、險、秀、奇為一體,「雲卷千峰色,泉和萬籟吟」,孰緣孰夢?
人的一生,正常的要走過三種境界: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三、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此時此地,他已心化萬山,識緣起緣滅,陰陽對立生。內心寄言:頂風得道化萬佛,天工神斧雕丹霞,晴時滄海波濤湧,霧起幻化遂成空。
15天湘桂流浪採風之旅,郭洪球見識了歲月之痕,方正之魂,古典之殤,於是便如張孝祥云:「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編輯: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