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及齊全白石誕辰160周年,《蓮開並蒂梅結同心——齊白石的藝術世界》展覽2024年12月15日在澳門永利皇宮盛大開幕。此次展覽由北京畫院及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主辦,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澳門蓮花衛視、澳門山海經研究院、永利澳門有限公司、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山東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並獲澳門中聯辦宣文部、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大力支持。展覽旨在通過齊白石的數字藝術作品,展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澳門的獨特魅力,也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體現。
主禮嘉賓為展覽揭幕
澳門中聯辦副主任黄柳權,澳門立法會主席高开賢,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參贊、新聞和公共外交部主任高原,澳門特别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何钰珊,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吴志良,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吴洪亮,澳門特别行政區文化局代副局長蔡健龙,澳門特别行政區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許鑫源及永利澳門有限公司總裁、董事會副主席陳志玲作為主禮嘉賓,共同為展覽揭幕。
北京畫院聯合永利發布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紀念珍藏版畫
在本次活動中,北京畫院聯合永利向全球發布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紀念版畫4幅,極具中國吉祥文化特色的《岁朝圖》《桂花綬帶鳥》《白衣大士》《鎮宅賜福聖君》,象徵著澳門與祖國的美好明天。 另外,在主禮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澳門科技大學、北京畫院、澳門蓮花衛視、澳門山海經研究院,以及永利五方共同簽署了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澳門中心)合作協議,並由澳門中聯辦黄柳權副主任、澳門立法會高开賢主席共同為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澳門中心)揭牌。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澳門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強澳門、北京,以及世界各地齊白石藝術工作者的交流與合作,為澳門文化發展及中華文化出海邁出堅實的一步。
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澳門中心)揭牌
齊白石是20世紀中國畫的集大成者,他曾言其“不喜平庸”,因此他的作品布局章法多奇崛,不落窠臼,這也是齊白石藝術的一大特點。距今已有百餘年的齊白石藝術,依舊充滿獨特魅力,常看常新。
“蓮開並蒂梅結同心”源於清代詩人蘇繼朋的詩句,“蓮”,象徵澳門這朵“盛世蓮花”與祖國各地同心發展、共同繁榮; “梅”,齊白石稱之為“故園花”,時常描繪以表達思想之情。齊白石與故鄉的心手相連,恰似澳門與祖國的母子連心,因此展覽不僅是對齊白石誕辰161歲的祝賀,也是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團圓之喜之獻禮。
【品賞鏈接】:
一、心手相蓮——齊白石筆下的故里花開
澳門被譽為“蓮島”,而齊白石的家鄉湖南湘潭被譽為“蓮城”,儘管齊白石沒有真正到過澳門,但這次展覽何嘗不是一次“榮歸故里”? 因此,展覽特別選取多幅齊白石的蓮花題材作品,與澳門觀眾一同欣賞齊白石筆下的“故園花”,一同品賞那魂牽夢縈的故鄉。
秋荷 137.5cm ×47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荷花一直是中國畫家喜愛的題材,它不僅有“接日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闊氣勢,更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因此常常為畫家入畫。齊白石的家鄉湖南湘潭被譽為蓮城。夏日,齊家門前的水塘蓮葉搖曳生姿,花香沁人心脾,在畫家的腦海里形成了不滅的印記。 于是他反覆提筆,不斷描繪家鄉的荷塘:盛夏,荷花紅艷,蓮葉如碧; 入秋,花瓣凋零,蓮蓬直立; 深秋,蓮葉枯萎,滿池蕭瑟。齊白石,用一管毛筆,畫出了四時之景,定格了歲月,留下了自然的美好。
荷花蜻蜓 135cm×34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白石老人一生愛荷,他曾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回憶:“從梅公祠到星斗塘,沿路水塘內,種的都是荷花,到花盛開之時,在塘邊行走,一路香風,沁人心胸。” 當白石老人晚年在京執筆畫荷時,除了愛荷花出淤泥不染的品性,應該都會想起在星斗塘老屋的種種回憶,以及遠在家鄉亲人的音容笑貌。
紅梅喜鵲 177cm×43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在齊白石的《紅梅喜鵲》中巧妙地描繪了冬雪漸消、喜鵲歡歌的景象:兩隻喜鵲悠然棲息于紅梅枝頭; 梅樹的枝干由左向右向多個方向自由伸展,姿態多樣; 朵朵紅梅縈繞著枝干相繼綻放,鮮艷得意。 同時,“梅”與“眉”發音相同,而“喜鵲”的“喜”寓意著“好的消息”“好的運氣”,因此,“紅梅喜鵲”的組合便有了“喜上眉梢”的寓意,預示著有好事要發生,這也是對觀者的美好祝福——雙倍的好運即將到來。
中國人民對生活充滿著熱愛,民間美術中自古就有“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吉祥文化傳統,齊白石的作品中也有諸多體現。因此,本次展覽有意選取了桂花、玉蘭、海棠、石榴等題材作品,寓意“金玉滿堂”。其中《荔枝蜻蜓》中“荔”諧音同“利”,寓意“大吉大利”; 《紅梅喜鵲》將喜鵲與梅花結合,寓意“喜上眉梢”。可見齊白石藝術的匠心獨運、雅俗共賞。
歲朝圖 118.5cm ×55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歲朝圖是中國傳統繪畫中一個獨特的題材。“歲朝”即陰曆正月初一,此幅《歲朝圖》繪有紅燈籠、佛手瓜、柑橘和鞭炮,色調鮮艷,充滿喜慶祥和的氣氛。 紅燈籠下,畫了金燦燦的佛手瓜,取其諧音“福壽”,這代表對新年的祈福,祈願看到作品的人在新的一年里福壽雙全、好運不斷。 放鞭炮賀新春,在中國有两千多年歷史。鞭炮又稱爆竹,古時節日或喜慶日,人們用火燒竹,因竹焚燒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故稱“爆竹”。畫面上出現的鞭炮,無疑代表了對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升冠圖 136.5cm ×33.5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中國有句吉祥話,叫作“升官發財”,意即祝願官位高升、財源廣進。齊白石出身農民,常畫老百姓所喜愛的吉祥題材。 中國古代將帽子稱為“冠”,與“官”同音。畫中人將帽子舉起,表面上看是“升冠”,實際上是“升官”之意,以此祝願他人步步高升,大展宏圖。
同時,早作品的呈現上,展覽擺脫了美術館常規的展示方法,而是追溯到中國古人的觀畫場景與方式。展覽將展出北京畫院珍藏的齊白石芲鳥畫、人物畫、山水畫,以及書法各類精彩作品,並且部分冊頁和手卷等作品,可以供觀眾手持和翻閱,親身體驗古人品畫的樂趣。展陳方面,展覽採用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概念作為主要思路,同時從齊白石繪畫的構圖中提煉了視覺邏輯作為支撐理念,為觀眾營造具有东方審美和中國意境的展覽氛圍。
二、數字賦能——齊白石心中的水墨光影
北京畫院運用數字技術為藏品賦能,使齊白石的畫作“活”了起來,自2022年開始啟動齊白石藝術數字化工程,耗時一年打造了全球首個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數字展覽。這與澳門永利皇宮(幻影空間)完美適配,觀眾可以跟隨“白石之眼”,以“行、游、居”的中式美學思想為線索,走進齊白石筆下獨特的水墨世界,彷彿身臨其境,切身體會這些作品生成的創作環境與故事背景,聆聽、觀看、觸摸和感知藝術家筆下妙趣橫生、拙樸天真的藝術世界,從而更加理解作品背後的動人故事和文化內涵。
其中“一花一世界”以齊白石《荷花翠鳥》《紅荷鴛鴦》等作品為元素,再現了盛夏荷塘的景色。春時,玉蘭花開、紫藤蔓延; 夏時,蓮葉生姿,蟋蟀嗡鳴; 秋時,黃菊傲霜,果香四溢; 冬時,梅雪紛飛,來年春到。 觀眾將在360°的沉浸式光影劇場中,看到四季之間的花木生長,聽見枝頭籬下的鳥啼蟲鳴。這些鮮活的、溫熱的景象,正是齊白石內心所熱愛的,因此潑墨為畫,落筆為詩,不斷描繪與吟詠。“一花一世界”通過數字技術呈現了不同時節荷花的姿態,讓觀眾通過畫家對時間的雕刻,感受到其記憶中的美好景色。
“萬竹山居”則是來自齊白石筆下的同名畫作。《萬竹山居》是齊白石所描繪的理想家園,展覽以全新的數字手段再現了齊白石對家園的視覺記憶,觀眾可以看到星斗塘里魚蝦游弋,紫雲山下竹林滿坡…… 這些湖南鄉間的景色,源源不斷編織成齊白石在日後畫作中的思鄉情懷和創作靈感。
展廳中表演沉浸式兒童舞劇《逃跑的一滴墨》
數字光影與作品相結合是本次展覽的最大特色,觀眾不僅可以在沉浸式的數字光影空間中欣賞齊白石創造的藝術形象,而且可以親手展卷、翻閱冊頁,更加充分地體驗中國古人品畫的情境與文人雅集的樂趣,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綿延悠長。
“蓮開並蒂梅結同心——齊白石的藝術世界”不僅是一場齊白石國畫藝術的視覺盛宴,更是澳門與內地心靈深處的文化共鳴。辭舊迎新、佳年良景之際,大灣區觀眾不僅可以從作品中體會到齊白“花開富貴”“花好年豐”的美好祝福,同時,還將在數字化的展廳空間感受齊白石對“一花一世界”的生命哲思。
展覽將持續到2025年2月15日。
編輯: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