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特區政府舉辦一系列以「一脈相連 飲水思源」為主題的東江水供港60周年慶祝活動。其中「舞動水滴展」大型藝術展覽於4月1日起至6月13日在金鐘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首階段裝置包括一個高18.8米的水滴裝置和百多個不倒翁小水滴,造型獨特,吸引多名司局長近日前去打卡,呼籲市民銘記歷史,飲水思源。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於社交平台貼相,展示他與太太一同參觀「舞動水滴展」,並與裝置「打卡」合照。他指出,今天本港用水的理想情況,並非是理所當然,回想年紀小時,香港曾多次制水,要在家中以大水桶儲水,也曾經要和父母和哥哥拿着大大小小的膠桶到街上輪候拿水。我們今天不再需要為供水、用水感到任何憂慮,全賴於穩定和可靠的東江水供應。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前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下班後特地前往參觀,發現展覽在燈光映襯下格外亮麗。他更指出,現場的每顆「小水滴」藝術裝置均設計成不倒翁,寓意香港人堅韌不屈的精神。展覽不僅適合拍照打卡,還能與「水滴」互動,增添趣味性。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認為今次展覽別具意義,亦讚賞藝術家的持續創意。她透露,整個展覽的水滴布局和數量在展期內會分階段變化,精彩作品陸續有來,大家一定要密切留意。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打卡慶祝東江水供港60年的重要里程碑之餘,亦想起媽媽以前常常提到哥哥出生時會因為「制水」而無水幫哥哥洗尿布的苦日子。有水時,什麼器皿都用來裝水,先是為還是嬰兒的哥哥洗澡,同一盤水,再到媽媽洗澡,然後再用來洗尿布,相信今時今日的大家都覺得難以想像。對比今天打開水龍頭便有源源不絕的供水,大家更要飲水思源,不負國家的支持,為香港的發展努力。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日前與公務員中央評議會和公務員團體代表一同到場拍照留念。她指,有幸沒有經歷過1963年大旱災時期,但小時候也遇過較輕微的「制水」。只是每日幾個小時水龍頭扭開時沒有流出水來,已經讓人感到大大的不方便。希望各界在珍惜水資源的同時,亦要認識東江水供港的珍貴歷史,讓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明白可靠和穩定的東江水,是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滿足民生所需的重要一環。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亦說,今時今日,當我們隨手扭開水龍頭,每一滴水都承載着超越半世紀的家國深情。她歡迎大家和家人到場參觀,「飲水思源」一起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日前聯同副局長何啟明和政助傅曉琳,相約「水滴展」創作者、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Simon,一同到添馬公園相聚參觀,期間更巧遇諾貝爾家族成員、現任諾貝爾可持續發展基金會主席Peter Nobel,以及知名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林健華Joanus,大家一同欣賞裝置並聽取Simon介紹其匠心獨運的創作理念。
「舞動水滴展」詳情:
日期:4月1日至6月13日
地點: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
時間:星期一至五下午1時至晚上8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晚上11時
來源:司局長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