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據央視新聞報道,烏克蘭當地時間5月1日,烏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根據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達成的協議,她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共同簽署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即此前各界所稱的「礦產協議」。
依據協議,烏克蘭將攜手美國創建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旨在吸引全球投資注入烏克蘭。
美財政部宣布美烏簽署協議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4月30日宣布,美國和烏克蘭簽署協議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
根據聲明,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將與烏克蘭政府合作,最終確定項目的進行。
烏方公布美烏礦產協議詳情
依據烏方5月1日公布的協議內容,美烏共同創建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旨在吸引全球投資注入烏克蘭。
該協議的主要條款如下:
所有權與控制權:全部所有權和控制權依舊歸屬於烏克蘭。烏克蘭領土和領海內的所有資源均為烏克蘭所有,烏克蘭政府有權自主決定資源開採地點,協議明確規定地下礦產歸烏克蘭所有。
平等夥伴關係:基金設立比例為 50:50,烏克蘭與美國將共同管理該基金,雙方均無主導投票權,充分體現了兩國間的平等夥伴關係。
國家財產保護:協議未涉及私有化進程或國有企業管理的變動,國有企業將繼續歸烏克蘭所有,例如烏克蘭石油和烏克蘭能源等公司仍保持國有性質。
無債務負擔:協議未提及烏克蘭對美國的債務義務,其實施將通過平等合作與投資提升兩國經濟潛力。
符合憲法與歐洲一體化進程:該文件符合國家立法,不違反烏克蘭任何國際義務。尤為重要的是,此協議將向其他全球參與者釋放信號,表明與烏克蘭開展長期(數十年)合作具有可靠性。
基金資金來源:基金將完全由新許可證收入填充,涵蓋關鍵材料以及石油天然氣領域項目新許可證資金的 50%,這些資金將在基金成立後納入預算。已在進行的項目收入或預算收入不包含在該基金內。
立法變動適度:基金運作僅需對預算法進行修改,協議本身需得到烏克蘭最高拉達的批准。
美國助力吸引投資與技術:基金由美國政府通過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提供支持,將助力吸引來自美國、歐盟以及其他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國家的基金和公司的投資與技術。技術轉讓和開發是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烏克蘭不僅需要投資,更需要創新。
稅收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捐款在美國和烏克蘭均不徵稅,以確保投資獲得最大收益。美國向該基金提供了捐款,除直接資金外,還可能提供新的援助,如為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烏克蘭則通過新地塊的新許可證新租金貢獻50%的國家預算收入,若有必要,還可在此基礎數額之外額外捐款。
烏方稱,該基金隨後將投資於採礦、石油天然氣項目以及相關基礎設施或加工項目,烏克蘭和美國將共同確定資金投向的具體投資項目,且該基金可專門投資於烏克蘭。預計在最初的10年裏,基金的利潤和收入不會進行分配,而是全部投資於烏克蘭的新項目或用於重建,具體條件將進一步商討。
烏方說明,該協議的達成對兩國而言均有利好。美國在協議中表明願意為烏克蘭實現長期和平貢獻力量,並認可烏克蘭通過放棄核武庫對全球安全所做的貢獻,彰顯了其對烏克蘭安全、恢復和重建的堅定承諾。
協議簽署一波三折
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與烏克蘭原定於4月30日簽署礦產資源框架協議,但在最後關頭遇到障礙。
《金融時報》援引三名烏克蘭官員消息稱,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已飛赴華盛頓,原計劃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簽署礦產協議。然而在最後關頭問題浮出水面。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告知斯維里堅科,「要麼準備好簽署所有協議,要麼回國」。
美烏礦產協議時間線梳理
2月28日,烏總統澤連斯基到訪白宮並同美總統特朗普會面,雙方發生激烈爭吵,因此未能簽署礦產協議。當時,特朗普想利用該協議逼迫烏交出本國礦產開採權,以補償美國對烏援助,澤連斯基則認為美方「要價」過高,還不包括對烏安全保障,因此拒絕美方此前提出的協議版本。
此後兩國代表多次在沙特阿拉伯會談。3月28日,烏方稱收到美國提供的礦產協議新方案,與前一個版本「完全不同」。
4月11日和12日,烏方團隊赴美就協議內容進行了「技術性」磋商。
4月17日深夜,烏副總理斯維里堅科在社交媒體發文說,烏克蘭與美國當天以線上方式簽署了一份有關礦產協議的意向備忘錄。
4月18日,烏克蘭政府公布礦產協議意向備忘錄文本,其核心要點之一是規定設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該基金的設立旨在吸引美國及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投資,助力烏克蘭在多年衝突後實現經濟重建與發展。此外,備忘錄規定,美國尊重烏克蘭加入歐盟後的義務,或與國際金融機構及其他官方債權人達成協議時所承擔的相關義務。這意味着,美烏之間關於礦產協議的制定工作,不會與烏克蘭的歐洲一體化道路產生衝突。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