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君度

2025年10月27日,廣州文化公園水墨氤氲,粵港澳大灣區水墨概念協會「天人共創第十三回畫展」盛大開幕。本次展覽以《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為哲學基底,匯聚粵港澳三地藝術家80餘幅新作,通過數碼水墨、綜合材料等創新技法,展現傳統水墨在人工智能時代的跨界表達。

政藝精英共襄盛舉 灣區文化血脈交融

原廣州副市長陳綺綺、香港東方書畫院院長梁君度、粵港澳大灣區水墨概念協會主席黃約翰等二十餘位政藝界嘉賓出席開幕式。陳綺綺在致辭中強調:「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經濟引擎,更是文化創新的試驗田。」策展人梁君度以「三謝」闡述展覽深意:一謝千年哲思賦予的創作靈感,二謝灣區共融提供的實踐土壤,三謝藝術家在「破立之間」展現的探索勇氣。

科技賦能傳統 構建水墨新語彙

展覽打破傳統水墨邊界,既有以AI算法重構的宋代山水系列,亦有用熒光礦物顏料再現敦煌飛天的沉浸式裝置。深圳太陽山藝術中心創始人陳求之的焦墨長卷《灣區晨曦》,將嶺南建築與數碼光影結合;香港書法家姚德沂的《道德經》系列,則通過鏤空宣紙與全息投影,讓文字在虛實之間流動。

十三載深耕 打造灣區文化品牌

自2013年創立以來,「天人共創」畫展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協會主席黃約翰表示:「我們始終堅持『以古為新』,從嶺南畫派的寫生傳統到當代藝術的多元表達,每一回展覽都是對水墨精神的重新詮釋。」讓觀眾感受「天人合一」的創作理念。

展覽將持續至11月4日。這場跨越傳統與現代的水墨盛宴,正以創新姿態書寫東方美學的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