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寧迪
剛剛過去的7月底,受到「雙減」政策的影響(即《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板塊迎來了全線暴跌,校外培訓行業隨即紛紛開始大規模裁員,迎來了行業的至暗時刻。截止8月4日,教培行業的龍頭企業新東方(9901.HK)在港股的股價較今年2月中的歷史高點跌去了89%,好未來(TAL.US)跌去了93%,高途(GOTU.US)跌去了97%,其它教育公司跌幅也均在80%以上。教培行業從資本的爭相入局到燙手山芋,前前後後不過幾個月的時間。
最新的「雙減」文件,引發了民眾對教培行業未來的擔憂,同時也有人擔憂,今天的是教育,明天會不會是其他行業?而政策的重錘落下,徹底打亂了教育市場原有的供需關係,這是否意味著教培行業的死局呢?
7月24日出台的「雙減」政策主要包括:
- 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 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由原有的備案製轉變為審批制。
- 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
-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一系列嚴格限制教育機構的措施,徹底打亂了教育行業的供應端。為了能夠升入更好的重點名校,無論是學生或老師家長都付出了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此次「雙減」政策的出台讓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政府希望引導學生除了學習以外,可以有其他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特別是將體育運動、音樂藝術、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從而給大部分的家長減壓,讓「內卷」的風氣有所殺減。但不能否認的是,還有很多家長的教育需求得不到釋放,這樣的客觀需求是否會以別的方式存在呢?
我們的鄰居韓國在治理校外補習亂象方面,比我國早了40年。早在1980年,韓國政府就頒布了《教育規範化及消除過熱的課外補習方案》,意在禁止校外的全部補習行為。而這個政策遭到了韓國家長的強烈反對,因此政府不得不逐漸放開了這個禁令,並於2000年徹底廢除了這個禁令。在2009年,韓國政府又加強了校外培訓機構的管控。開始對培訓機構實施「宵禁計劃」,要求他們每天晚上10點必須關閉。
回過頭來看看中國,我們的國情雖然和韓國不同,但在教育方面卻有很多相似之處。一是大環境是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十分單一,考試成績目前仍是衡量學生的幾乎唯一標準;二是絕大部分家長也都「唯成績論」,認為提高考試成績是解決未來出路的唯一方法。當大家都希望能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孩子的考試分數,也就催生了教培行業巨大的需求,造成了過去十來年教培行業的野蠻生長。進一個好大學是找一份好工作的前提,而決定是否能進好的大學的是所謂「一考定終生」的高考。好工作的數量不增加,優秀的大學學位數量仍極其稀缺,在這種背景下,高考仍然是大部分人通向「美好未來」的獨木橋,家長對教育的需求也就不會真正的消失。
「雙減」政策切斷了供給端的資源,那這些需求會釋放到哪裡去呢?部分家長或許有兩個選擇:一是可能將明面上的補課轉向地下;二是國內的路走不通了,就走海外。以前大家還都是本科階段或者高中階段出國,現在已經有很多家庭選擇在初中,小學甚至更小就出國留學。富裕的家庭,去美英加澳這些發達的英語系國家;相對經濟的選擇還有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早早的送小朋友去泰國上國際學校,通過全英文授課與國際接軌。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優秀學生一代又一代層出不窮,有居留海外的,也有無數回流祖國,報效國家。我們反對資本過度刺激教培產業,造成強烈的社會「內卷」和精神壓力。我們應當鼓勵良性的競爭和擇優錄取的選拔機制,而這裡的「擇優」不僅僅是學科成績的拔尖,而是德智體美的全面表現,是創造力、堅持力、社會責任感的綜合評定。而媒體也應給予更多正確的引導,不過分強調尖子生、狀元的絕對地位,應該了解創造社會絕大價值的是更多相對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利,也有相同的權利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福利與幸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資本並不可惡,它能激發市場的活力,調動更多力量和資源填補空白,提升質量,優勝劣汰,因此,我們應該善用資本,去有效扶持教育產業的長久發展。雖然政策的出台短期內會給行業造成很大的衝擊,但市場「無形的手」和強烈的需求會逐步吸收平衡,我們相信去除劣幣,調整方向,立足國家在教育文化發展的大方向上,我們的教培產業、職業教育、藝術體育輔導、乃至國學傳統教育都會有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所以這個行業不僅不會「死」,而會在調整之後再出發。
(作者係德林控股集团1709.HK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陳寧迪)
德林控股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並在上海、三藩市及新加坡設有常駐辦事機構的全牌照金融服務集團。本著與客戶利益絕對一致的核心理念,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全球家族財富管理及投資銀行服務。德林控股目前總共管理及投資資產規模超過30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