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濤學佛》之三:達摩

2021 年 10 月 29 日   閱讀量:19.07萬+

文 | 張守濤

 

在一般情況下,我盡量不畫重復作品,但是也有鮮見的個例,這就是達摩體系的作品,終究旨在弘揚佛法,所以也不太在意重復與否了。即使這樣,在創作中也盡量選擇不同的場景,以求形式上的變化。今發幾幅,向大家乞教。

bau20211029hk21w

《達摩》圖一  53 X 68 cm

圖一《達摩》53 X 68 cm,不畫背景,只畫人物,意在表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

達摩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達摩的身世眾說不一,有說是印度人,也有說是波斯人,總之是外籍僧人。達摩究竟出身何地?什麼家世已無從考證。其自稱早年在印度為僧,是禪宗二十八祖。但其在南北朝時,到中國後在少林寺面壁傳教,為中國禪宗始祖,則被佛教以及學術界所普遍認可。

達摩雖在少林面壁九年,但其面壁只是修禪的一種方法,並不是強調一定要面對石壁或牆壁,只要修行者能夠做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去除心中一切煩惱不安和執著,作到安心而已,所以說去除執著,安心靜氣就是禪宗的真諦。

我畫達摩形象雖常有變化,但總是留有鬚髮,有時還會刻意畫上一個大耳環,而這些都是中國僧人所沒有的。

bau20211029v8agv

《達摩》圖二  48 X 76 cm

圖二《達摩面壁》48 X 76 cm,元書紙。作品意在表現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的苦行僧形象。充分發揮元書紙的特殊性能,先用大筆劃出兩塊淡墨,稍晾至半乾時,再用重墨畫山上的苔跡和草叢,畫面呈現出蒼潤的效果。大塊的墨跡與硃砂色的僧衣相呼應,畫面獲得了平衡,烘托出平穩、清淨、虔誠、肅穆的意境。

 

bau20211030154vo

【作者簡介】:張守濤,又名首濤。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教育家,北京雅寶堂主人。祖籍山東,1945年生於北京,早年師從山水畫大師胡佩衡先生,就學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現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促進會會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書畫院院士、中國美術家協會(台灣)榮譽理事、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作品多能,尤以山水見長。

 


來源:張守濤書畫

編輯:許可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