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佳:香港只能走有自身特色的民主道路

2021 年 12 月 27 日   閱讀量:14.8萬+

文 | 劉兆佳

 

bau202112278imlx

劉兆佳指,香港民主制度必須為「一國兩制」服務。(圖源:點新聞資)

與世界上很多地方相比,香港作為一個高度現代化的社會無疑擁有不少發展民主政治的優越條件,包括經濟發達、人均收入高、國際大都會、交通信息發達、法治健全、市民守法意識強、人權保障完善和族群單一等。

所以,長期以來,香港的一些政治人物、不少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士,和西方勢力都力主香港應該實行所謂西方式民主政治。

十九世紀中葉,英國人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香港並實施殖民統治後,從來沒有在香港推行西方式民主政治,反而對香港華人進行威權統治。

事實上,殖民統治與民主政治在本質上水火不容。只有在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行將結束之際,英國人為了所謂「光榮撤退」才匆匆忙忙在香港搞西方式的「代議政制」「民主」和扶植反中亂港勢力,力圖讓那些勢力能夠在香港回歸祖國後成為一股強大政治力量,從而讓香港成為外部勢力用以危害中國安全的顛覆基地。

然而,英國人的圖謀並沒有完全得逞,在中國政府的反對和反制、並在不少香港的經濟精英和愛國力量的抗拒下,那個對國家和香港都不利的西方式民主政治沒有在香港完全實現,但反中亂港勢力卻仍然得以乘機冒起和壯大。

回歸後,英國人所扶植的反中亂港勢力不斷策動各種政治行動,包括鬥爭對抗手段試圖迫使中央通過政制改革來實踐西方式民主。儘管西方式民主在香港特區並沒有全面鋪開,但那個帶有一些西方民主元素的特區政治體制卻讓反中亂港勢力得以憑藉議會選舉而進入香港的管治架構。

他們勾結外部勢力,在管治架構之內和社會上發動連綿不斷、此起彼落的對抗和動亂,嚴重干擾立法會和區議會的運作,而特區政府的管治也因此而舉步維艱、踟躕不前,無能力推動香港的發展和破解社會矛盾。

西方民主絕對不適合香港

可以這樣說,回歸後的香港政治制度特別是其選舉制度不但帶來政治混亂動盪、令「一國兩制」難以全面和準確實踐,更讓國家安全也受到危害。這些威脅又隨着近年來外部勢力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頻頻插手香港事務而愈趨嚴重。與此同時,這個政治制度也導致了香港民主政治的異化和劣質化,難以健康和持續發展。

回歸前和回歸後的實踐證明,西方民主絕對不適合香港,而那些對香港民主發展有利的因素也在能夠充分反映香港的歷史背景、現實情況和政治地位的「有香港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中才能發揮積極作用。

我在2014年寫了一本名為《香港的獨特民主路》的專著,斷言香港只有走一條有香港特色的民主道路,香港的民主發展才能對香港和國家有利、對「一國兩制」實踐有利和具備持續發展的動力。「有香港特色的民主政治」必須遵循幾個基本原則或要求。

首先,香港不是獨立政治實體,更不是獨立國家,由始至終是中國主權下不可分割的領土。所以,香港的民主制度的設計必須要考慮到對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影響。必須承認:只有中央按照憲法和基本法的規定享有制定香港政治制度的權力;在香港的民主選舉制度下產生的香港領導人必須向中央負責和接受中央的監督;中央可以通過對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考核與任免來確保他們對中央忠誠;中央在擁有全面管治權的前提下授權香港高度自治,但在香港治理的過程中仍然保留相當的權力來維護國家的利益和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全面和準確貫徹。

英國人、外部勢力和香港的反對派一貫把香港當作「獨立政治實體」,否定國家對香港的主權和中央對香港的權力,不承認對維護國家安全負有責任,甚至試圖在香港建立一個讓香港真正成為「獨立政治實體」的西方式民主制度,這是與香港的政治地位相違背的、對香港和國家都有害的制度安排,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民主實踐。

第二,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須要為「一國兩制」服務,要成為「一國兩制」的制度支撐,讓「一國兩制」能夠行穩致遠。西方民主強調「程序民主」。在選舉中,只要過程符合所謂「民主程序」的要求,則什麼樣的選舉結果都是公正的,都是應該被接受的,哪怕它對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英國的脫歐公投可算是最佳的反面教材。然而,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中,選舉制度主要是一件能讓「一國兩制」得以成功實踐的「工具」。成功實踐的主要標準是國家安全得到維護、「愛國者治港」得以實現、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港人的生活方式得以保留、「行政主導」得以體現、良政善治得到落實、香港的繁榮穩定得到促進、香港在國家現代化過程中能夠發揮獨特的貢獻等。

換句話說,香港的選舉結果必須要對「一國兩制」的實踐有利。如果這個「工具」不利於「一國兩制」的實踐,則這個「工具」便需要重新設計。回歸以來,香港的民主制度越來越不利於達到那些標準,反而產生了不少背離了「一國兩制」初心的後果。香港民主制度因此必須做出根本性的改革。

必須確保「愛國者治港」

第三,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須要確保「愛國者治港」。國家領導人已經多次指出「愛國者治港」對全面和準確貫徹「一國兩制」至關重要。回歸後,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缺乏對候選人作嚴格的政治審查,致使大批反中亂港者順利參選和進入香港的管治架構,對香港的管治、「一國兩制」的實踐和國家安全造成莫大的損害。在西方國家的選舉中,由於不承認該國的憲制架構和拒絕效忠國家的人不多,對候選人的政治審查只對少數人帶來影響,不會產生政權變更的後果,所以它們對候選人的政治審查工作比較簡單和寬鬆。

然而,因為歷史和政治原因,香港存在為數不少的反中亂港分子和他們的支持者。他們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有「另類詮釋」、不斷挑戰國家主權、不時挑戰中央的權力和基本法權威、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和破壞「一國兩制」的實施。所以,「把關不嚴」是香港回歸後選舉制度的一大漏洞,貽害不可謂不深遠。

由於回歸後香港的民主制度和實踐弊病叢生,對「一國兩制」、國家和香港都帶來不少禍患,更是香港過去多年動亂不已的根源。中央在別無選擇下果斷出手,制定香港國家安全法、徹底改革香港的選舉制度,把香港的民主政治納入正軌,為愛國者全面治港打下堅實的基礎,讓香港的民主制度得以切實為「一國兩制」的全面和準確實踐服務,也讓香港的民主得以健康、穩定和持續的發展。

誠然,西方民主的一大缺失是人民除了可以在選舉中投票外,他們參政議政的渠道其實相當有限。今後,在不斷完善香港的民主制度的過程中,選舉制度肯定需要在符合「一國兩制」的實踐要求下越來越完善、開放和包容。

香港過去有一個不錯的諮詢制度。不過,由於特區政府過去把太多注意力放到立法會、區議會、民意、輿論、媒體和政黨之上,致使那個諮詢制度有點荒廢,沒有能夠發揮好延攬社會精英和建構政治和政策共識的功能。在完善香港的民主制度時,不但原有諮詢制度需要強化,特區政府需要開拓更多方便群眾參與政府工作的途徑,讓人們可以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期已經可以發揮影響力。

與此同時,立法會也應該建立多元化的渠道讓議員們可以密切聯繫群眾,為愛國陣營建構扎實和廣闊的社會支持基礎。在壯大和強化愛國陣營的工作中,行政和立法之間應該存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本文是作者在中聯辦舉辦的「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談會上的發言  作者劉兆佳為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來源:中聯辦網站

編輯:許可

審校: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