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國公司境外上市地主要集中在美國紐交所、納斯特和香港交易所。截至2022年3月底,有超過250家中概股及一千多家中國背景公司分別在美國和香港上市,對應市值約一萬多億美元及近六萬億美元。其中,中國絕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公司,如阿里巴巴(09988)、百度(09888)等,均先在美國上市並且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然而,當前中美雙邊關係日漸微妙,全球地緣政治風險顯著加劇,包括俄烏戰爭引發的金融制裁以及美國證交會(SEC)和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在全面檢查中概股審計底稿上的強硬態度,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脫鈎的苗頭。
借鑑美註冊制 拓寛監管思路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香港作為中國背景公司境外上市的主戰場,應該繼續「主動尋變」,在美股上市受阻的大環境之下,既能開放包容地接納現有的美國中概股回歸,又能為創新型公司提供合適的上市融資平台。
近期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00388)針對是否容許具規模、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創新型公司來港上市已有初步探討,該動作也獲得香港金融業的積極響應。但近期在美國各項針對中國政策的影響下,我們希望港交所能夠更加開放,改革邁向更大一步,在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公司將要關上大門的同時,為這些公司敞開香港資本市場的窗。
目前境內監管機構積極求變,嘗試為創新型公司融資提供更多便利,例如北交所設立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機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監管思路上可借鑑美國發達資本市場實行的市場化註冊制,將監管重心放在「高質量的訊息披露」,把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判斷交給市場,取消目前上市申請過程中實際應用的審核制,例如放寬對公司業務可持續性和業務資質合規(如餐飲和教育類公司所需的消防備案、行業監管暫不明晰的新興行業仍需取得行業監管意見等)的實質性審核,通過充分的披露來將價值判斷交給投資者。
港交所雖於2018年推出「不同投票權」架構,但因審核較為嚴格,獲准採納該等架構上市的公司較少,也影響了新興公司來港上市的積極性。
美國市場對上市申請人的財務要求非常寬鬆,為大量早期的優質科技公司提供靈活、多層次的融資渠道,孕育並推動了偉大科技公司的誕生
減財務指標 吸優質科企掛牌
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已明確境內註冊公司採納「不同投票權」架構在法律上的合法性,為該等公司境外上市掃清障礙。港交所可借此契機,考慮放寬「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在港上市限制。
近年來,大量新興領域的硬科技公司不斷湧現,且都在技術攻堅和業務拓展的關鍵期,資金需求量大。港交所可參考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標準,減少對前述新興領域公司的上市財務要求。相較而言,美國市場對上市申請人的財務要求非常寬鬆,為大量早期的優質科技公司提供靈活、多層次的融資渠道,孕育並推動了偉大科技公司的誕生。若港交所能進一步減少上市財務指標,將有利於吸引更多優質科技公司在港上市。
宜優化制度 大降交易成本
對比美國市場,香港市場資金量小、交易量低。參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數據,2021年,紐交所和納斯特合計日均交易額超過兩千億美元,而港交所日均交易額不足兩百億美元。
香港市場較高的交易成本和尚待優化的交易制度為交易量偏低的原因。不同於美股針對單筆交易設置收費上限,港股按照單筆交易金額的百分比收費,因此大額交易的成本遠高於美國。
此外,高頻交易的量化基金在香港發展滯後,根據港交所披露,2021年量化交易的日均交易額僅佔現貨市場的10%至20%,遠低過美國市場。因此,港交所可考慮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並優化交易制度,以提升市場深度和交易活躍度。
「互聯互通」推出以來,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積極參與港股交易,對市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然而,目前納入「港股通」仍要符合特定標準,例如需「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等,且包括阿里、京東等二次上市公司也無法被納入。如果兩地交易所能協商放寬「港股通」的准入條件,將對港交所擴闊投資者基礎、鼓勵多渠道資金來源產生重大利好因素。
在大變局下,香港承擔着重要的角色。香港資本市場若能積極變革,提升市場活力,更好的支持中國背景的公司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可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全球融資平台的競爭力,抓住機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蔣國榮
來源:香港中國金融協會
編輯:魏雅欣
審校: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