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守濤
李光羲(1929年11月15日-2022年3月13日),又名李光曦,祖籍天津,中國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中央歌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享有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有著「歌壇常青樹」的美譽。
我這個人比較閉塞,除書畫界之外,在音樂界只少有幾個要好的朋友,來往交流較多的有林金元,另一個就是李光羲。他們兩個都是天津人,又都是中央歌劇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林金元,是中國第一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男高音歌唱家,只可惜,英年早逝,50多歲就去世了。林金元少年得志,一般歌唱家很難入他眼。起初林金元並不知道我和李光羲的關係,卻對李光羲的德藝贊不絕口,說他人品好,才藝高,是中國最棒的男高音。
李光羲是中國老一輩的男高音歌唱家,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至今讓人難忘,尤其是《祝酒歌》《北京頌歌》都成了時代的印記,《祝酒歌》還獲得了首屆中國金唱片獎。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班裡有一個熱愛歌唱的同學時常唱歌劇《茶花女》《貨郎與小姐》裡的歌曲,很好聽,他說就是模仿的李光羲。我們一同在北京少年廣播合唱團參加活動,排練的是那個時代最時髦的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和《讓我們蕩起雙槳》。休息時,老師還特意讓這個同學唱《茶花女》中的飲酒歌,緩解一下我們排練、錄音的緊張情緒。這些就是我少年時代對李光羲的了解。
真正認識李光羲先生是在幾十年後的一個春節,我們一起在東莞度過的一個愉快的元宵節。
記得在一次從厚街到東莞的路上,同車的幾個人說起了流行歌曲,我很鮮明地表示,「不喜歡一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娘娘腔,男人要有陽剛之氣,要不就和梅蘭芳那樣的青衣花旦,也可以是孟小冬那樣的坤老生,而像太監一樣的娘娘腔是不可取的」。
同車上的幾個人都表示贊同,只有歌唱家李光羲先生提出了不同意,他說:很多流行歌曲都是健康的,有的年輕演員在腔調上雖然不被人們普遍接受,也要允許人家存在。這正和張先生你在寫那個「龢」字時的解字一樣,只有不同的音調才能組成最美妙的歌曲。
李先生用我自己的話反駁了我的看法,雖然當時我並不以為然,但是從心里還是很欽佩他的反應力和邏輯性,所以只說了句:就怕這種現像對社會風氣會造成不利影響。聽我這樣說,他也沒有再說什麼,一次既不愉快也沒傷和氣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了。可是也正是這次談話,使我們相互認識了,了解了,逐漸又成了朋友。
在以後的交往中,我倆都是談一些各自藝術創作和探索中的一些體會,我夫人和大嫂則多是說一些生活瑣事。
有一次我們談到藝術創作和教學,我說,現在強調技術性的東西太多了,很多書畫作品都是做出來而不是寫出來的,忽視了最珍貴的純粹情感。他深表贊同,說:唱歌也是這樣,一個歌唱家如果沒有好的聲音是不行的,但是聲音只能愉悅人的聽覺,情感才是真正能夠感動人的,也只有情感才能走進人的內心世界。
談到原生態的音樂,我們都認為原生態歌曲感情真切,是很感人的,應該很好地深入研究和發掘。我說:無論是音樂、美術、舞蹈,都是人類最純粹的情感流露,行不同,氣相同。我們作畫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心到意到,意到筆到,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聽我說到這里,他不禁興奮地一拍大腿,站起來一字一頓地重複著我的話「行不同,氣相通,說的真好。」他搞音樂,我搞中國書畫,我們就是在這種探討中相互吸取營養,滋養著我們的藝術。
提到現在流行的采風活動,他說,現在的采風都是遊山玩水多,體驗生活少。還說你們搞美術的好一些,說什麼也得畫點速寫和寫生啊。我告訴他,現在很多人也用相機代替速寫了,其實沒有速寫就等於丟掉了一閃即失的靈感,而照相只是途於留形而已。聽了我的話,他無奈地搖搖頭。我們的交談雖然大多是我說畫,他說歌,但是總能找到音樂和繪畫的共同點,總會有很多啟發和收穫。
一九九八年李光羲夫婦與張守濤夫婦合影於廣東東莞
大嫂和我夫人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談到他們的家庭生活時也總既真切又有趣。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講到他們家去廁所的故事。那是從節約用水說起的,大嫂和我夫人說:「我們家上廁所都排隊,他去完不衝,我去過再衝,這樣算下來也節約不少水呢,響應國家號召節約用水」。李光羲在一旁聽到了,很認真地說了一句:「也省錢嘛,窮啊!」,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我夫人又說:「你看老李的身體多好啊!守濤每天在案子上不是寫就是畫,他小老李十多歲,身體可比他差遠了」。大嫂告訴我們,他們倆現在一直堅持游泳,李光羲每天還用啞鈴做臂力鍛煉。
後來,我夫人為了陪孫女兒游泳,六十多歲又做了腰椎的大手術,還學會了游泳。她說:「向李光羲學習」。年輕時她去了很多次游泳場,可是怎麼也學不會,這次年歲大了還一下子就學會了,當然這和她對小孫女兒的牽掛有關,但也離不開李光羲夫婦的影響。
現在李光羲雖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為人、學識和歌聲卻永駐在我們的心中。
來源:張守濤書畫
編輯:許可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