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專欄 | 牛的精神

2021 年 07 月 08 日   閱讀量:17.61萬+

文 | 何志平

 

今年早立春,春節未到,牛年已至。

對現代的香港人來說,牛只是在郊外路旁流浪着投閒的動物而已,但中國千年農耕社會文化中便少不得了牛,不僅提供耕種的勞力,還塑造了我們的傳統民族精神。

中國人的牛,是有着崇高象徵意義的「神牛」。《說卦傳》說牛能負重且柔順如坤,故稱「坤為牛」,如負載生養萬物的大地(坤)。古時逢事問卜,占卜的材料就是龜甲和牛肩胛骨,文字、符號都刻在牛骨上的。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全備,是謂「太牢」。士大夫祭祀的「少牢」只有羊和豕,沒有牛。

牛具靈性可以通神,而祭祀選用的牛都有嚴格的標準規定:首是要毛色純一;二是牛要完整,無瑕疵的;三是犄角周正,不能用耕牛;四是身體高大肥壯;五是牛要受到特殊的供養待遇;六是祭祀的牛還要受到人們的尊重,連國君見到牲牛也要表示敬意,親自牽牛入廟,領到祭壇上來。

古時運輸用牛車,打仗有火牛陣,鎮水也用牛。因為丑的五行屬性是土,能克水,故常用牛鎮水。相傳大禹治水時,每治好一處,就鑄銅牛、鐵牛、石牛投入水底中,以鎮水患。

牛,是中國人社會文化生活裏的一部分,到了近代才被文人雅士添加浪漫色彩,在郭沫若《孺子牛的質變》和魯迅《自嘲》的手裏,把《左傳‧哀公六年》齊景公為孺子牛的典故,化腐朽為神奇。

齊景公非常疼愛名「荼」之庶子。一次嬉戲中,齊景公作為一國之君竟然口銜繩子,讓兒子荼牽着走。怎料兒子一個不小心跌倒,把景公的牙齒拉折了。齊景公臨終時遺命立荼為國君。景公死後,大夫陳僖子欲立嫡子陽生。大臣鮑牧對陳僖子說:「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

而孺子牛的原典故,是說明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後來魯迅在《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而使孺子牛的精神昇華,來比喻情願甘心的為人民大眾無私服務奉獻的人。「孺子牛」深層次的意義是叫我們要放下身段,甚至紆尊降貴,和光同塵的與孺子,愚子,余子為牛為馬,折齒斷臂,在所不計!

拓荒牛,是肯實幹,不空談,在無人境域中,打開新篇章!精神是開拓創新的,幹活是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的;敢想常人不敢想像的,敢為別人不敢擔當的,勇於探索嘗新,勇於實踐改革,有打破陳規舊矩不畏險阻的毅力,有創建從無到有開天闢地的魄力,蹚未走過的路,拓沒墾過的荒。

《拓荒牛》是寂寞的牛,是不言不語的牛。可要忍受承擔無數次的失敗而無悔,更要歷經痛苦折磨的嘲弄而無怨。歷史上,拓荒牛吐氣揚眉成功的少,寂寂無聞失敗的多。但一隻牛拓荒成就了,所有眾牛都就成功了。是奉獻精神之所染,是剛毅力量的堅持!

老黃牛。出自1964年的《王杰日記》,謂:「我們革命戰士……耍具備老黃牛的忠心耿耿埋頭苦幹的精神。」亦有「深耕細作走東西,不待揚鞭自奮蹄!」對信念最堅定,對工作最忠誠的形容。老黃牛耿直倔強,埋頭苦幹,盡忠職守,任勞任怨,只是耕耘,不問回報。

老黃牛苦作而樸實無華眾所皆知,都以為這牛很呆很傻的鈍,可嘲可笑的笨,但這牛可敬之處,就在於他的謙遜低調,一心耕作,心無旁騖;他從來不牛,不張揚,不表白自誇,也不浮躁自滿;牠身上沒有明星的光環,沒有新聞炒作的價值,沒有喝采掌聲,也沒有立傳留名的欲望。

老黃牛只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寧死不回的「牛脾氣」,頑強紮實的始終如一,忍辱負重的不計較,大公無私的任勞怨。

牛的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到底,就是奉獻犧牲:為中華民族的千秋萬載,願炎黃子孫能四海一心!

 


來源:東網

編輯:許可

編審: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