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王管?教資會公帑資助“港獨”!

2022 年 02 月 07 日   閱讀量:13.97萬+

立法會教育委員會明天將討論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未來三年的撥款申請。這個掌握大學財權的教資會,是1965年設立的非法定諮詢組織,該會在香港回歸後權力與日俱增,今年支配約1000億元八大資助大學的營運經費及研究基金。教資會及其轄下負責審批研究經費的研究資助局,曾在2016年被審計署狠批賬目混亂,研究成果“離地”,沒有效益。

2017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大公報》調查發現,這個令眾大學望而生畏的教資會(包括其屬下研資局及多個評審委員會)問題多多,許多權力其實由外國人控制,甚至有多個由海外學者主導的委員會疑已被外力滲透,屢以學術之名資助“港獨”項目,並用公帑在院校建立所謂“自治政體”數據庫,種下校園政治化惡果。 《大公報》今起以系列報導,揭開教資會縱“獨”亂港的真面目。

教資會屬下的研資局現時掌控460億元研究基金,可謂大權在握。大公報記者翻查近5年研資局的批款資料,發現“港獨”學者方志恆於2016年至2020年度,獲研資局批出的研究經費多達586萬元。方志恆現時任職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副總監,並為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夥伴雜誌《外交家》撰寫專欄。

《大公報》邀請中央政策組前特邀顧問、珠海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分析方志恆其中一份獲批款的所謂學術研究,發現這完全是一個推銷美國意識形態的政治宣傳項目。

方志恆論文被批為政治服務

這個所謂研究項目名為“應用開放預算調查方法: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比較研究”(Application of Open Budget Survey Methodology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獲2016年研資局的“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撥款442,700元,方撰寫的所謂論文《從香港、澳門及台灣引證民主化與開放預算》(Democratization and budget openness :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於2021年6月1日出版,用“公開預算調查”(Open Budget Survey,簡稱OBS)民調比較香港、澳門及台灣的民主化與預算開放的關係,聲稱台灣的OBS評分高於香港及澳門,結論是台灣的民主與預算開放程度均高過香港及澳門云云。這些所謂研究,成為後來反中亂港勢力經常引用的論據素材。

陳文鴻指出,方志恆引用的所謂OBS民調系統是由美國智庫建立,他批評這套看似是數量化、客觀化的民調,實質上缺乏學術標準,濫竽充數,是“用學術來包裝的政治宣傳手段”。陳文鴻直指方志恆該篇獲批研究經費的論文,最大問題正是使用OBS做所謂研究。

陳文鴻續指該論文存在的問題,“問卷調查但不知問了什麼人?什麼問題?問了多少人?這是很差的分析方法,我都評審過這類proposal,沒有這般差,若由我做評審,我一定評不合格,(研資局)批出這個budget有問題。”曾擔任研資局評審學術研究項目委員會委員的陳文鴻,批評方志恆的該篇論文十分主觀,研究方法極不科學。

為“港獨”做基礎理論建設

另外,該論文貶低澳門讚揚台灣,提到澳門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貪污案後,政府提高行政透明度,從而推動預算開放,但就聲稱台灣因陳水扁推動民主,政府的預算文件資料獲得公開云云。陳文鴻批評方志恆引用這兩個例子並不對等,論文只提到澳門官員貪污案,卻不提台灣陳水扁家庭貪污案,也沒有講解政府的預算開放與民主化程序之間的相互關係,結論粗疏。 “該文結論是社會大眾愈是要求開放,政府公開的預算資料就愈多。但財政開放並非簡單地以政府公開資料來衡量,究竟這些官方資料是怎樣得出來?預算開放是講求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公眾的參與度及民主化性質。”

方志恆這篇“大作”竟獲研資局批出逾44萬元經費,方聲稱是首次把OBS民調應用在香港、澳門及台灣,又吹噓OBS是系統化的比較方法,鼓吹學者應該用OBS做當地政府財政數據研究,以達到有質素的分析云云。簡言之,方志恆耗費公帑做出來的整篇論文,都是用來吹捧OBS民調的。

方志恆該份研究報告,於2017年3月上載至教育大學的“香港研究學院”後,方志恆食髓知味,在2021年8月再運用OBS撰寫“地區自治的開放預算:比較香港和澳門”(Budget oversight in territorial autonomies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ong Kong and Macao)等論文,繼續為分裂和煽動者做基礎理論建設。

陳文鴻:教育局應檢視課程

陳文鴻指出,香港高等教育界的人文社科有“崇洋”傳統,教授被美式標準、美國政治價值洗腦,即使是部分來自內地學者亦慣常引用西方觀點、西方教材。陳認為研資局審批的人文社科項目申請,應著重於以香港、亞洲及內地為主的題目,而不是已經離地的國際化題材,更不能別有用心。

陳文鴻續說,近十年美國控制國際出版業務,誘使學者做其代理人,透過所謂學術研究撰寫的論文成為教材,向大學師生進行美式滲透和洗腦,扭曲其價值觀。陳文鴻認為,要避免學術界被美式霸權蠶蝕,防止有人為“港獨”構建理論和文化,教育局必須儘快檢視相關課程,培養本地人才。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