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press 3HRUxrEy]
在社交媒體上,重慶是深受網友喜歡的城市。霧都、火鍋之都,軌道交通飛簷走壁,「賽博朋克」夜景等標籤,都在折射它近悅遠來的魅力。
但這座地處中國西南的直轄市並不只是外在形象的「網紅」。它以開放的姿態,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高地,憑藉連線世界的水陸空通道,不斷集聚的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產業,加速吸引著全世界的人才、資本和企業。
2022年伊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的背景下,記者走進這座城,感知它的吸引力。
「雙城」魅力:生活更便利,產業鏈條更齊全
華鎣山腳下,川渝交界處,川渝高竹新區。
區內的四川力登維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機器轟鳴,工人交接班一路小跑,訂單工期已排到除夕。
「沒想到,真是沒想到。」技術總監鄧勇說,2021年公司盈利近5000萬元,一舉扭轉連續6年虧損的尷尬局面。
7年前,力登維公司從重慶搬到四川鄰水縣高灘園區,陷入尷尬:園區到重慶主城僅30多公里,卻要在山路顛簸兩個多小時;園區缺水,公司生產受影響,不少客戶來考察後直搖頭。
重慶主城到園區原本規劃了快速通道,但因行政區劃阻隔,修到川渝交界處就「斷頭」。
2020年底,四川廣安鄰水縣高灘鎮與重慶渝北區茨竹鎮交界地帶,被批准啟動建設川渝高竹新區,探索行政區與經濟區適度分離,加快規劃編制、基礎配套、交通建設等一體化。
去年6月,斷頭多年的「南北大道」通車,新區到重慶主城車程縮短至1小時以內,周邊水庫的水源引到新區;區內企業能獲得廣安較低的要素成本,也能享受兩地優惠政策。截至目前,高竹新區已入駐企業167戶。
重慶的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產業叢集規模不斷做大,但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鏈供應鏈不強等短板存在。怎么辦?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川渝攜手建設西部科學城,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建設一年多以來,集聚國家重點實驗室7家、市級重點實驗室近140家,市級以上研發機構近540個。
川渝協同強化產業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聯合成立汽車、電子產業工作專班,共建產業鏈供需資訊對接平臺、共建產業合作園區,兩大產業全域配套率達80%以上……
聯合制定新興發展方案,計劃到2025年,川渝裝備製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世界級裝備製造產業叢集初步形成。
「雙城」到底方不方便?老百姓感受最真切。
在成都工作的重慶人曾慶堂,最近回重慶買房,讓他驚喜的是,僅十幾分鍾就辦好異地住房公積金貸款手續。
「原以為異地辦理公積金貸款很麻煩,沒想到兩地實現公積金資訊共享互認,手續很便捷。」曾慶堂說。
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無縫銜接」,異地就醫實現「即時辦」……兩地推出210項「川渝通辦」事項,辦件近600萬件。
「唱好成渝‘雙城記’,將促進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和高效聚集,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激發西部地區內需潛力。」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說。
開放魅力:內陸開放高地更具「國際範兒」
1月4日,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11個重點專案集中竣工。這座長江上游第一大港口,連線「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是西部地區聯通全球的「中轉站」,現在如虎添翼。
「重點專案的竣工,將為西部地區貨物出入境提供高效的口岸服務。」重慶兩江新區現代服務業局局長鄭航說。
十多年前,深處內陸的重慶要「繞一大圈」才能聯通世界。重慶產品出口要么向東經沿海地區「漂洋過海」,「豆腐等成了豆腐乳」,要么透過空運,「豆腐運出了肉價錢」,投資者望而卻步。
突破從交通開始。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渝新歐」和首條西部陸海新通道線路2011年、2017年先後在重慶誕生,縮短西部與歐洲、東南亞的時空距離,透過果園港與長江黃金水道無縫銜接。
1月17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首列中國摩托車出口寮國專列從重慶團結村站發車,經中老鐵路前往寮國。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後,已成為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新線路。
今天,在世界版圖上,重慶是優勢獨特的交通樞紐——
向東,長江黃金水道最佳化,重慶開通渝甬班列,貨物直抵寧波舟山港,通往世界;
向西,中歐班列(成渝)2021年開行超過4800班,約佔中歐班列總量三成,開行量和貨值貨量均居全國首位,通達歐洲100多個城市;
向南,西部陸海新通道2021年目的地拓展至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15個港口,鐵海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國際鐵路聯運班列開行量增長;
向北,「渝滿俄」班列北上穿越西伯利亞,直達莫斯科,實現常態化運營,開行頻次增加……
開放的重慶,吸引諸多全球資本、跨國企業紛至沓來,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支柱產業加快補鏈成群。
新年伊始,兩江新區的三一集團西南首個智慧化「燈塔工廠」,機械臂舞動、大型自動化物料運輸小車穿梭,這裡約17分鐘就能下線一臺大型挖掘機。「專案落戶重慶,除輻射西南市場,還能開拓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工廠負責人說。
1月6日,中國、寮國、新加坡三方企業,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框架下,透過線上形式,在金融服務、物流與供應鏈、園區開發、國際貿易等方面對接。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是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專案,2015年啟動。截至2021年底,專案簽署商業合作專案162個、金額250億美元。
「專案不設地理邊界,沒有領域限制,以重慶和新加坡為‘雙樞紐’,致力於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高效聯通。」重慶市中新示範專案管理局局長曾菁華說,未來5年,將重點加強開放通道建設、加強重點示範專案建設、提高制度型開放水平、積極擴充套件合作領域。
這座千年來依丘陵而建的山城,今天正以四通八達、不斷延伸的筋骨,加快擁抱世界。
煙火魅力:「城市更新」更宜居
大寒時節,重慶山城巷。這個依山而建的老街巷,被譽為重慶「建築博物館」,一些遊客沿石階而上,看吊腳樓,到網紅店打卡。
「以前步道又窄又擠,只能擺下兩三張桌子,下水道等設施也不行,現在這裡改造了,環境好了,我的店也擴大了規模。」在山城巷開火鍋店的老印說。
不同於推倒重建,山城巷的「微更新」改造,既原汁原味展現重慶山地街區的風貌,又在公共設施上進行升級。
這是一座人口3000多萬的超大城市。漫步主城區大街小巷,不少曾經雜草叢生的坡地、堡坎、崖壁,已變身社群公園和綠地。以繡花功夫實施城市更新,2021年重慶治理提升300多個坡坎崖灘專案,建成投用2000多公里山城步道,長江、嘉陵江兩岸徐徐展開山水之城美麗畫卷。
山城重慶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一種獨特的職業,人稱「棒棒軍」。他們曾活躍在車站碼頭、大街小巷,手拿一根粗壯的竹棒,無所不搬。
十多年前,「山城棒棒」冉光輝肩扛重物、手牽孩子的照片感動網友。今天的冉光輝還在當「棒棒」。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也送外賣,月收入三四千元。
交通越來越方便,曾經浩浩蕩蕩的「棒棒軍」,人數在減少,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網紅之城」還有新名片。長嘉匯、藝術灣等新的打卡地不斷湧現,為市民遊客提供更多近水親山、文脈傳承的公共空間。
城市之美,美在幸福感。
走進渝北區一點五支路片區,一座有19棟單體樓、1166戶居民的老舊小區,停車場、休閒廣場鋪設一新,工人們正安裝電梯……
「樓上是住戶、樓下是商戶,以前管網堵塞、停車難、油煙擾民等矛盾糾紛多。現在小區經過改造,活動空間有了、矛盾少了,住著舒心多了。」居民龔安敏說。
重慶3年多已改造2600多個老舊小區專案,惠及居民68萬戶。
未來五年,重慶將實施約1億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塑造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
來源:新華社
編輯:許可
審校: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