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君度
嶺南畫壇中,何洵瑤以六十六載的藝術求索,深刻詮釋着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作為楊善深先生的入室弟子,她深得嶺南畫派“折衷中西”之精髓,並將其融入血脈,在筆墨丹青間構築起獨特的藝術天地。
早年師從嶺南畫派第二代翹楚楊善深,何洵瑤系統研習傳統筆墨。她承襲恩師“師法自然”的理念,常攜畫具跋涉山川。潑墨大寫意揮灑山岩之雄渾,小寫意筆觸勾勒花鳥之靈動。這種紮根自然的創作,使其山水花鳥畫兼具嶺南溫潤靈秀與北派磅礴氣象。
其花鳥畫堪稱“折衷中西”的典範。她巧妙融合沒骨技法與西方水彩的光影語言,既葆有傳統筆墨意韻,又賦予畫面強烈的視覺張力。
值此八秩華誕,何洵瑤於香港大會堂舉辦《八十師無涯》師生畫展,作品勾勒出其獨特的藝術軌跡。有別於往昔側重技法展示,本次展覽聚焦其心路歷程。誠如其言:“過去畫的是眼中所見,現在畫的是心中所悟。”
在藝術教育領域,何洵瑤秉持“教學相長”之理念,桃李滿園。她突破傳統師徒藩籬,課堂中與學生平等切磋,亦常攜學子外出寫生。弟子們創作中的創新思維常予她啓迪,這份良性互動亦使其晚年創作融入了更多當代藝術元素。
步入藝術生涯第八十載,何洵瑤創作熱情依然蓬勃。每日黎明即起,研墨揮毫。案頭畫卷間,青綠山水富麗堂皇,焦墨皴擦蒼勁老辣,無聲訴説着藝術家對藝術永無止境的求索。
從嶺南山水到國際藝壇,何洵瑤以六十六載的堅守,演繹着藝術傳承的生生不息。她的畫筆不僅繪就自然之美,更書寫着對傳統的敬畏、對創新的執着,以及對生命的深邃感悟。在嶺南畫派的歷史長卷上,她的名字,註定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