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推遲了一年的迪拜世博會,終於在10月1日開幕了。
本次世博會投資逾五百億,全球參展國家多達 191個,預計將吸引超 2500 萬人次遊客。
迪拜為這次世博會做了哪些準備?各參展國又將如何不遺餘力的展示自己?景觀邦的小伙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第一時間為大家送上最全面的高清圖。一起來先睹為快吧!
壹 | 總體規劃
迪拜世園設計由英國HOK和ARUP兩所建築事務所共同完成,本次世博會的宗旨是“連接思想 創造未來”,另外還有三個關鍵字:流動性(Mobility)、可持續性(Substainability)和機遇(Opportunity),世博園的設計也由這三個主題衍生而來。
△ 世博園鳥瞰
以Al Wasl 廣場為中心,三個展區將分別代表一個主題,涵蓋該主題下的所有展館。世博園佈局上受傳統阿拉伯“露天市場”的啟發,將較大的展館放置在周邊,同時將較小的展覽空間聚集到場地中心。形成和諧的遊覽環境,鼓勵遊客之間的互動。
△ 世博園官方地圖
三個展示區的盡頭是以太陽、地球和海洋命名的三個廣場,它們分別對應機遇、可持續性和流動性。
△ 迪拜世博園鳥瞰圖
貳 | 入口
每個展示區都有一個宏偉的入口,這裡放置著Asif Khan團隊設計的大門,它們由超輕質碳纖維複合材料股線編織而成,感來自阿拉伯傳統的“mashrabiya”屏風,該屏風能夠調節氣流和濕度,常為中東一些極端炎熱天氣的地區所用。每扇門高 21 米,寬 10.5 米,將在迪拜世博會 173 天的每天早晨打開,“象徵著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來賓”。
“對於所有前往 2020 迪拜世博會的人來說,大門將是他們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相遇時刻。”——Asif Khan
△傳統的屏風圖案映著玫瑰色的天空
叁 | 中心廣場
Al Wasl 廣場取自迪拜的舊稱,同時在迪拜語中也意味著“連接”。這是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 Architecture設計團隊希望它在世博園中所起到的作用。
△ 迪拜世博會標誌,設計靈感來自Saruq Al-Hadid遺址考古發掘出的一枚指環
廣場由大量的鋼結構組成,頂部有一個65米高的圓頂網格,其靈感來自2020年迪拜世博會的標誌,Al Wasl 廣場將作為一個沉浸式360度投影表面。穹頂使用半透明材質製成,因此投影可供廣場內外的觀眾同時欣賞。
△ Al Wasl 廣場投影效果
△ Al Wasl 廣場穹頂
△ Al Wasl 廣場底部景觀
肆 | 獨立展館
三個展示區都有一個獨立于國家展館以外的特別展館,展館的設計分別代表該區的主題。
01
機遇展館
機遇區的獨立展館命名為:“Mission Possible”,意為“可行的使命”。由AGi 建築事務所設計,設計師受古希臘和羅馬的啟發,希望它作為一個大型廣場,供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思考、創作和辯論。
△ 機遇展館效果圖 | 設計突出兩個元素:彩陶和網格
△ 機遇展館實景
展館的網狀棚頂漂浮在離地面 32 米的高度,仰望展館能看到如琉璃彩雲般的穹頂,這是設計師所表達的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02
可持續性展館
可持續性展館是英國Grimshaw建築事務所的作品。名為“Terra”,意為“大地”。從光合作用等自然過程中汲取靈感,將展館的頂部設計為一扇巨大的光伏面板,不僅可以為底部的植物提供遮陰,還能在白天汲取太陽能為整個場館提供能源供給。十分契合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從陽光中獲取能量,從潮濕空氣中獲取淡水。
imgSpider 采集中…
展館與精心設計的示範花園、蜿蜒小徑等景觀相結合,營造出一種獨特而完整的景觀。
△ 周圍同樣起到收集能源作用的“能量樹”
03
流動性展館
Foster + Partners的團隊設計了流動性展館,這座三葉草形狀的建築名叫“Alif”,取自阿拉伯文的第一個字母,象徵著新的開始。空間採用流線型的造型,旨在建立一個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和諧空間。Alif將展示智慧城市、人工智慧、大資料、機器人、機器學習和自動駕駛的應用。該展館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載人電梯,一次可承載160人升降。
△ 流動性展館效果圖
△ 流動性展館實景
伍 | 各國展館
機遇展區Opportunity District
01
東道主阿聯酋展館
飛翔中的雪白羽翼
阿聯酋的展選擇了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為 2020 年迪拜世博會阿聯酋館提出的方案。展館位於近 500 英畝展覽區的中心,其設計靈感來自飛翔的獵鷹,這也是阿聯酋的代表形象。
“展館將成為世博會最偉大的標誌之一。該設計將會把阿聯酋從一個小型沙漠酋長國的集合轉變為全球連接點,”阿聯酋國際合作國務部長兼 2020 年迪拜世博會總幹事雷姆·易蔔拉欣·阿爾說雜湊米聲稱。阿聯酋展館將會長期存在,並成為國家的標誌性建築。
△ 阿聯酋展館效果圖
遠遠望去,仿佛飛翔中正在展開的雪白羽翼。
△ 阿聯酋展館建成效果
02
中國館
華夏之光
中國館是2020年迪拜世博會上最大的展館之一,占地4636平方米。命名為“華夏之光”。由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何鏡堂先生擔任設計總顧問,第29屆奧運會開閉幕式燈光總設計沙曉嵐先生擔任藝術總顧問。以傳統的燈籠為靈感造型,結合活字印刷術製作的外牆。中國館將象徵著希望和光明的未來。
△ 中國館效果圖
中國館遵循“以中國文化為核心,中西結合”的原則設計。這個燈籠形狀的展館將重現5000多年的中國文化,包括造紙、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
△ 中國館建成效果
03
日本館
折紙的魅力
日本館的設計清新質樸,由設計師永山祐子完成,靈感來自蔓藤花紋和淺葉圖案,同時也參考了日本傳統的折紙藝術。使用了硬質結構與類似日本紙的材料製成,是具有環保性的可持續建築。
“我從中東和日本之間的幾何文化相似之處出發,並將二者結合,用一種全新的造型來實現這一點。”永山祐子如是說。
陽光照耀下,展館的頂部仿佛千隻千紙鶴在空中飛舞。
為了與 2020 年迪拜世博會對可持續性的重視保持一致,展館的冷卻系統融合了兩種環保技術。類似日本紙的外立面材料保護展館免受陽光直射,而建築前的淺水池則有助於降低展館溫度。
04
英國館
為地球寫一首詩
英國館的設計由Es Devlin 完成,這座建築有一個優雅的名字:“詩閣”。據說這項設計是以史蒂芬·霍金生前的最終專案為靈感:“如果我們在太空中遇到了其他的文明,該用什麼樣的資訊來闡述我們所在星球的自我?”這個問題需要全世界來回答。這也正是Es Devlin所做的,她將展館設計為一座仿佛正在向太空傳遞資訊的裝置,而那些大大小小的LED屏上顯示的,則會是由人工智慧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者們的答案,這將成為世界共同譜寫的“詩”。
△ “向太空發送資訊”裝置
展館的室內將會連續播放來自各大洲合唱團的集體合唱。
展館外部設計為一小座由光帶組成的迷宮,遊客可以通過迷宮走進室內。
05
奧地利館
傳統建築材料與現代技術相結合
奧地利館由維也納建築事務所設計。其設計思路是將奧地利傳統建築巴吉風塔(barjeel)與現代建築技術相結合。巴吉風塔是距今5000年的建築,它的形成契機是早期住民避免晝夜溫差大,而建造的一種通風效果好,又平衡晝夜溫差的建築。設計師以此為靈感,用本地材料建造了奧地利館,既具有巴吉風塔自然調節溫度的生態功能,又不失美觀。
頂部同樣具有通風裝置,預計在運行中可以減少72%的能耗。天然材料傳達舒適感。截錐體的網格展現了光與影的俏皮美學。
06
盧森堡館
永無止境的莫比烏斯環
盧森堡館由Metaform事務所設計,整體造型造型參考莫比烏斯環,莫比烏斯環是一個無限的概念,象徵著國家的多樣性和連通性。
△盧森堡館是唯一一個擁有滑梯的展館
△盧森堡館實景圖
07
巴基斯坦館
設計團隊:Al Jabal Engineering
△▽效果圖/實景圖
08
哈薩克館
設計團隊:ARDECO And Insglueck.
△▽效果圖/實景圖
09
摩洛哥館
設計團隊:Tarik Oualalou
△▽效果圖/實景圖
10
印度館
設計團隊:CP Kukreja Architects
△▽效果圖/實景圖
11
摩納哥館
設計團隊:AODA與OOS
△▽效果圖/實景圖
12
印尼館
設計團隊:PT Wijaya Karya
△▽效果圖/實景圖
13
伊拉克館
設計團隊:RAW-NYC Architects
14
瑞士館
設計團隊:OOS
△▽效果圖/實景圖
15
義大利館
設計團隊:Carlo Ratti, Italo Rota, Matteo Gatto, F & M Engineering
△▽效果圖/實景圖
16
白俄羅斯館
設計團隊:NÜSSLI Adunic AG
△▽效果圖/實景圖
17
卡達館
設計團隊:Santiago Calatrava
△▽效果圖/實景圖
18
美國館
設計團隊:Woods Bagot
△▽效果圖/實景圖
19
委內瑞拉館
設計團隊:Wanders Werner Falasi
△▽效果圖/實景圖
20
沙烏地阿拉伯館
設計團隊:Wanders Werner Falasi
△▽效果圖/實景圖
21
挪威館
設計團隊:Rintala Eggertsson
△▽效果圖/實景圖
22
哥倫比亞館
設計團隊:Pacheco Arquitectura
△▽效果圖/實景圖
可持續展區Sustainability District
01
新加坡館
設計團隊:WOHA
新加坡館的設計意在還原國家轉變的過程。它具有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通過使用太陽能電池板、能源管理和咸水地下水淡化,展館可在展出的六個月期間實現淨零能耗。
展館展示了建築環境如何幫助增加生物多樣性,為樹木和其他綠色植物提供更多空間,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即使在沙漠環境中也是如此。它還將景觀美化融入其設計中,表明建築無需取代自然,它們實際上可以共存。
當遊客進入新加坡館時,他們將穿越三個翠綠的椎體:分別代表雨林、城市和花。 即構成新加坡的重要元素。
中央懸吊著幾顆東南亞代表樹種龍腦香的果實,看起來就像小小的金色飛賊。
02
捷克館
轉換之中
捷克館由 Formosa AA 和 R/FRM 設計,是一次提出有關沙漠栽培問題的探索,整合並揭秘了關於SAWER系統如何栽培植物的技術。
捷克館的框架由鋼框架系統組成,以其“從種植沙漠的花園中生長的有機雲結構”的外形吸引參觀者的注意。該材料覆蓋玻璃纖維增強塑膠 (GFRP),因其對氣候影響的抵抗力和可持續性而被選中。
△▽效果圖/實景圖
“SAWER 系統的實質就是轉化。它將空氣轉化為水,把乾旱的沙漠轉化為花園。它也將會轉變人們對捷克共和國的看法。”——Formosa AA
03
紐西蘭館
精神永不腐朽
展館的靈感來自 waka taonga,這是紐西蘭土著毛利人製作的容器,用於保護他們所認為的具有精神價值的物品。這種精美的雕刻容器是紐西蘭的重要的文化符號,它將傳統和故事代代相傳。
△ 設計靈感:waka taonga
建築概念使用 waka taonga 作為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一種方式,反映了 2020 年世博會“連接思想,創造未來”的主題。
△▽效果圖/實景圖
04
加拿大展館
加拿大展館由Moriyama & Teshima共同完成,以木質結構為主,設計受加拿大風景和阿拉伯建築元素的啟發,該展館象徵著加拿大和阿聯酋之間強大的文化和經濟聯繫。
△ 加拿大館的手繪概念圖
05
亞塞拜然館
設計團隊:Simmetrico
△▽效果圖/實景圖
06
德國館
設計團隊:LAVA, facts and fiction
△▽效果圖/實景圖
07
科威特館
設計團隊:Marco Pestalozza
△▽效果圖/實景圖
08
西班牙館
設計團隊:Amann-Canovas-Maruri
△▽效果圖/實景圖
09
瑞典館
設計團隊:Alessandro Ripellino
△▽效果圖/實景圖
10
荷蘭館
設計團隊:V8 architects
△▽效果圖/實景圖
11
巴西館
設計團隊:JPG.ARQ, MMBB and Ben-Avid
12
菲律賓
設計團隊:Budji Layug+Royal Pineda
△▽效果圖/實景圖
13
立陶宛館
設計團隊:Baukas
△▽效果圖/實景圖
14
馬來西亞
設計團隊:Hijjas Architects & Planners
△▽效果圖/實景圖
15
斯洛維尼亞館
設計團隊:Robert Klun And Sandi Pirš
△▽效果圖/實景圖
16
葡萄牙
設計團隊:Saraiva E Associados
△▽效果圖/實景圖
17
烏茲別克斯坦館
設計團隊:OP3 Expo
流動性展區Mobility District
01
芬蘭館
設計團隊:JKMM
△▽效果圖/實景圖
02
法國館
設計團隊:Pérez-Prado+Celnikier&Grabli
△▽效果圖/實景圖
03
澳大利亞館
設計團隊:Bureau^Proberts
△▽效果圖/實景圖
04
韓國館
設計團隊:Mooyuki Architects
△▽效果圖/實景圖
05
泰國館
設計團隊:設計團隊:Index Creative Village
△▽效果圖/實景圖
06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館
設計團隊:Shift Process Practice
△▽效果圖/實景圖
07
愛爾蘭館
設計團隊:Ciarán O’Connor
△▽效果圖/實景圖
08
俄羅斯館
設計團隊:設計團隊:Tchoban SPEECH
△▽效果圖/實景圖
09
阿曼館
設計團隊:Adi Architecture
△▽效果圖/實景圖
10
波蘭館
設計團隊:WXCA
△▽效果圖/實景圖
11
秘魯館
設計團隊:Habitare
△▽效果圖/實景圖
12
阿爾及利亞館
設計團隊:Pico
△▽效果圖/實景圖
13
塞內加爾館
設計團隊:Thematic District Pavilion
14
安哥拉館
設計團隊:Nascimento, Toso, Acuto
△▽效果圖/實景圖
15
比利時館
設計團隊:Assar / Vincent Callebaut
△▽效果圖/實景圖
16
土庫曼斯坦館
設計團隊:Tekmil
陸 | 其他
位於 Al Wasl 廣場和 Jubilee 公園之間有一處巨型水景,項目將水、火、土的元素以令人愉悅的方式驚喜的結合在了一起,它的中心是一個燃燒的火圈,可以產生紅色、綠色和黃色的火焰,這些巨大的火焰用純氫燃燒,因此並不會產生碳污染環境。
據說到了晚上,這些水景會沿著池壁向上流動,產生一種反重力的奇觀。遊客可以步行到瀑布的底部,看看這些水如何爬上高達 13 米的彎曲牆壁。
另一個就是本次世博會的特殊觀景台,名為“空中花園”。空中花園是一個 55 米高的可升降觀景台,站在上面能夠360 度全方位觀賞世博園。旋轉塔有上下相連的兩個艙室;遊客可以從地下室進入下艙,從地面進入上艙。該塔位於 Jubilee 公園內,之所以叫做花園,是因為塔樓的上層裝飾著10棵黃色火焰樹,這些樹木可以很好地適應阿聯酋的氣候。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世博園內的50個阿拉伯書法座椅,每個座椅都是由一句詩意的阿拉伯語,其創作者稱這些長椅將“像一首詩”包裹著 4.38 平方千米的場地。它們由著名建築師 Asif Khan 和阿拉伯字體設計師 Lara Captan 合作設計,將阿拉伯書法轉化為實用的的藝術作品。
來源:景觀邦
編輯:許可
編審:牧也